联系我们
尊敬的唐市长、刘传沛局长,各位领导、党员同志们:
中山华附自办学以来,一直备受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怀,唐市长亲临我校指导党建工作,这是我们的荣幸, 我校全体师生备受鼓舞。在此,我 谨代表学校陈振初董事长、吴颖民校长,代表全校 4600 多位师生对唐市长、刘局长和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由衷的欢迎!
建校近六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学生 4200 人,教职工 410 人,专任教师 304 人,在册共产党员 55 人,流动党员 72 人,学校党总支下设小学、初中 、 高中三个党支部。学校实行“准小班”教学,现有教学班小学 24 个,初中 50 个,高中 32 个,共计 106 个教学班。学校坚持“厚德笃学 、弘毅敏行 ”的校训,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民办学校快速发展的新路。
2009 年 10 月,我校举行了党支部换届工作,成立了党总支。在开展“携手共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中,我校党总支被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评为“优秀党组织”。学校党建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董事会及陈振初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下 (今天陈董事长也来列席我们的主题当日活动)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学校发展为主题,以践行“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全体党员在教育教学中的先锋作用,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 、 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成效显著。现将 过去一年学校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党员们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组织。 大兴学习之风,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党员教师,通过专家讲座、师德报告、华附论坛等形式,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一年共举行专家报告会 5 场,举行华附论坛两场,我们还为各办公室订阅了党报党刊和教育杂志。 深化师德建设工作, 把广大党员的热情和智慧进一步凝聚到全心全意促进学校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积极 宣传学校校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使全体教职员工振奋精神,潜心育人,静心教书。
二、锤炼队伍,加强党政班子建设。 定期 召开总支委会会议、支部会议和行政会议,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培养勤政务实精神,为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打造一个团结、务实、有战斗力的班子集体,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校实施以年级管理为主的扁平化管理,通过目标导向优化过程管理,通过制度管理来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确保管理工作的务实 、 及时 、 公正 、 有效。 学校实施以激励为主的目标管理, 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校长办公会对各年级、各部门下达量化指标要求,作为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并 以目标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学校教职工 逐渐形成“ 用忠诚和作为去赢得受人尊重的优越感和光荣感,从而成为拥有幸福教育人生的人民教师” 的思想共识 。全体党员和教师立足岗位,勤恳工作,围绕唐市长提出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开展了三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狠抓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009 年的中高考成绩喜人,达到了预定目标。
三、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我们积极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教育管理工作,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人制度,加大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开展了入党积极分子党章学习活动, 对那些思想要求进步的教职工、学生,党总支部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现有入党积极分子 84 人, 09 年集体培训 4 次, 4 名教职工、 5 名学生通过培训考察已列入今年的发展对象。
四、开展 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的活动, 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党总支指导团委成立了业余团校,定期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上团课 8 次, 700 余人参加听课。 09 年 5 月发展新团员 354 人。团委组织团员积极开展献爱心活动,仅开学就为市慈善万里行活动捐款达 8 万多元。 党总支、工会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探望病患、恭贺婚嫁、恭喜生育,安抚痛失亲人的教职工等送温暖工程成为学校的常态, 2009 年共计探望、慰问、安抚生病教职工 30 余人次, 2009 年我校两位教师痛失亲人,学校都给予及时安抚。
采取多种形式,党群组织之间统筹协调,相互支持配合,联办各种活动,借助党组织的感召力,吸引党员群众参加活动;借助工会的覆盖面,带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借助共青团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使活动更具生机与活力;借助女工委的优势,调动女性人才的积极性,有效扩大了活动的影响面和作用力。 开设教工之家,增加桌球室、三棋室、健身室等教职工活动室。开展了第五届教职工排球比赛、第五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第二届教职工篮球赛和教学比武等大型赛事。同时开展新教师外出参观、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六一教职工子女表彰、五一优秀教职工表彰等活动。
五、党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过去一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绿色学校、省一级学校、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
党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在过去一年里,中小学党员教师获市级以上奖励 130 人次,占获奖总数的 40 � ,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 120 篇。 3 位党员参加市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2 位获二等奖。 43 人次的论文获省市、国家级奖励,占获奖总数的 35 � 。 2009年由党员教师参加建设的三个精品课程研究获得市“精品课程”最高奖。还有九件研究成果获市精品课程研究提名奖。党员参与的竞赛辅导获奖颇丰, 有 800 多人次在国内国际各种学科竞赛、在美国 AMC 、日本算术奥林匹克等国际赛事中展示非凡实力。 如:我校参加第 25 届美国数学 AMC8 竞赛。初二( 17 )班吴关昊同学获得 23 分的高分(总分为 25 分),初一( 1 )班黄梦德同学获得 20 分的好成绩。 在全国信息学联赛上,我校高二( 1 )班冼小堤同学夺得广东赛区二等奖,同时获得参加众多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
此外,学校党建宣传工作成效显著,在市级以上党报刊等宣传媒体发新闻 100 多条,较好地宣传了学校党建及教育教学工作。
在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扎实开展“ 千校扶千校”的活动。 根据中山市教育局关于“千校扶千校”文件精神,我校与英德市白沙镇中心小学进行结对帮扶。为了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党总支制订了帮扶计划,党总支副书记梁婉仪亲任帮扶领导小组组长,多次前往该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并派出优秀党员陈伟魁支教至今。我们通过 手拉手结对帮扶、援建和捐助等活动,源源不断地把中山华附人的爱传递到山区;通过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讨和支教活动,给固封已久的山区学校注入了一支支充满活力的催化剂,引领当地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了他们教书育人的业务素质。时间不长,但帮扶实效非常显著,帮扶中,两校的情谊不断加深,中山华附的办学理念已逐步在异地他乡生根发芽。
审视 2009 年各项工 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显著成绩的背后是艰巨的任务,全体中山华附人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学校党总支的带领下继续发扬同心同德、敢于超越的中山华附精神,力争 以科学深厚的内涵,优异稳定的质量,让中山华附成为世人眼中无可争议的中华名校。
本届党总支工作思路及 2010 年工作任务:
本届党总支的工作思路: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坚持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彰显特色、打造品牌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扎实抓好党员、教职工队伍建设,落实精细化管理,优化教育和服务过程,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着力打造两新党组织工作新亮点。
2010 年工作任务:
一、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在党员
中开展“一帮二”的帮扶工作,要求每名党员联系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或一名教师结为互助共进好对子,联系一名学困生,帮助学生不断丰富自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并探索一条变他律为自律、变管教为引导、变规范为需求的教育之路。发挥党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争用党员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教师,提高党员在教师中的影响力。党总支以实施“党员形象工程”为重点, 大力开展“树党员教师形象,展党员教师风采”主题教育活动。 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开展“五争五创”活动。 “五争”是:争当师德标兵,争当学习标兵,争当教学标兵,争当质量标兵,争当服务标兵。“五创”是:创品牌活动,创高效课堂,创优秀论文(实验报告、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创特色班级,创名牌学科教研组。每年评出 10 名帮扶工作出色 的党员示范岗,以此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二、党建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 抓好校内宣传平台,校报、网站、广播站、电视台、文学社、艺术团、橱窗等进一步丰富,力争在市以上报、刊、台、网发表教育信息 100 篇。
三、认真抓好“三会一课”。 开好一次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沟通思想、解决问题、加强团结。
四、引导党员教师立足岗位,锤炼专业能力,提升教育教学
水平。 在“七一”前,开展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学校发展当先锋”为主题的党员教师演讲比赛和示范课展示。
五、加强总支阵地建设。 做到“五有”:有一个党员活动基地(初步拟定于市公安武警边防支队)、有一套制度 ( 上墙 ) 、有一个党建专栏 ( 学习园地 ) 、有一套党员学习的党报党刊或资料、有一个党员帮扶学校。
七、积极探索发展工作新路子。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方针,对思想比较成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积极稳重地做好发展工作,适时地纳入党组织中来,本年度发展新党员 9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40 名以上。成立中学生业余党校,在青年学生中加强党的知识和理想前途教育。。
八、加强对党建带“三建(工、青、妇)”的工作,创新党群工作一体化的新格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工、青、妇在推进和维护学校快速平稳的发展大局、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