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文件
中委组通 〔 2010 〕 10 号
|
★
|
|
||
|
|
|
|
|
关于做好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市各有关单位、各有关镇区党委:
为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构建 “部门联动、共建互促、优势互补” 的党群共建工作格局,经市委同意,决定在部分两新组织进行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试点时间
2010 年 1 月起先行试点, 10 月全市总结推广。
二、推行方法
1 、 试点先行。 以《关于推行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见附件 4 )为指导,在 1 月选择 8 个各种不同类型的党群组织健全、党群工作基础较好、业主比较支持的两新组织作为试点(见附件 3 ), 3 月逐个制定试点方案,从软件、硬件方面,有意识地在短期内加强指导和培育,帮助其搭好班子、完善制度、建立阵地、开展活动、创新载体、发挥作用,试点内容要涵盖党、工、团、妇等各方面工作,探索一条党群组织共建的新路子。
2 、 总结经验。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试点过程中,引导试点单位按照试点方案积极开展工作,并将其做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定期汇总,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完善和提升,经过若干个做法的积累,形成结合实际、各具特色的试点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书面材料。
3 、 现场推广。 9 月底试点工作结束后组织对各试点进行一次综合评估,从中选择 1 个试点的两新组织筹备召开全市经验交流现场会。 10 月份召开全市经验交流现场会,安排 4 到 5 个不同经验模式的两新组织发言,其他试点单位书面发言,并进行现场观摩,向全市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出台《关于推行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由市委领导在会上进行动员部署,在全市全面推开此项工作。
三、工作要求
1 、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区(单位)、试点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到上下联动,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全市推广奠定扎实的基础。市成立试点工作领导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雷彪担任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郑均源担任副组长,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杜绮玲、副主席刘伯良,团市委书记劳国南、副书记邹小龙,市妇联主席梁丽娴、副主席刘浴平,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周俊峰、陈江梅等领导为成员。领导组每月定期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审定各试点方案,通报试点工作进度,共同研究试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意见;经常深入试点单位,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对试点经验进行审查和评估,研究确定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相关事宜。
2 、 落实责任,共同推进。 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分别成立试点工作组(见附件 1 ),每个工作组指导 2 个两新组织试点工作,并指定一名科长作为联络员。试点所在的镇区(单位)要成立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组织委员担任副组长的试点工作组,组织人事办、两新组织党建办、工会、团委、妇联、经贸办等相关部门同志为组员,各有关镇区(单位)请填写《镇区(单位)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工作组名单》(见附件 2 )于 2 月 9 日 (星期二)前报至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科。试点的两新组织也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在市镇工作组的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试点。市镇两级工作组要加强调查研究,与试点的两新组织共同研究,专门制定方案,列明试点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表, 3 月上旬将试点方案报至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科。市镇两级工作组要互相加强沟通协调,每月至少 2 次到试点指导和研究工作,确保试点方案有序推进、得到落实。同时,要及时掌握试点工作情况,对试点中的做法及时予以总结,对试点过程中的偏差及时予以纠正,碰到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交研究解决,及时做好试点经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3 、 提供保障,确保落实。 试点工作纳入 2010 年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内容,试点情况将定期向市委领导汇报。推行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纳入各镇区 2010 年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百分制考核内容并分配较高分值。给每个试点的两新组织党组织 2 万元工作经费,由市镇试点工作组监督使用,各有关镇区(单位)也要为试点提供经费等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附件:
1 、市各有关单位试点工作组名单
2 、镇区(单位)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工作组名单
3 、市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安排表
4 、关于推行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 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工委
2010 年 2 月 4 日
附件 1 :
市各有关单位试点工作组名单
单 位
|
工作组成员
|
办公电话
|
手机号码
|
||
姓 名
|
职 务
|
||||
市委组织部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
|
组长
|
郑均源
|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
|
88263288
|
13302822618
|
组员
|
周俊峰
|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
|
88368323
|
13902827328
|
|
陈江梅
|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
88368300
|
13902828213
|
||
吴国森
|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办公室主任(联络员)
|
88368301
|
13902823773
|
||
李凯航
|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科科长(联络员)
|
88368303
|
13560684888
|
||
市总工会
|
组长
|
杜绮玲
|
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
|
88881213
|
13702386306
|
组员
|
刘伯良
|
市总工会副主席
|
88335212
|
13802668020
|
|
饶长春
|
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联络员)
|
88322536
|
13902823116
|
||
邓 彬
|
市总工会组织部
|
88322536
|
13928130868
|
||
团市委
|
组长
|
劳国南
|
团市委书记
|
88319335
|
13318268848
|
组员
|
邹小龙
|
团市委副书记
|
88319143
|
13822799660
|
|
麦升涛
|
团市委组织部部长(联络员)
|
88313830
|
13392929966
|
||
李华兴
|
团市委组织部
|
88318315
|
13822763338
|
||
市妇联
|
组长
|
梁丽娴
|
市妇联主席
|
88798938
|
13703037662
|
组员
|
刘浴平
|
市妇联副主席
|
88318100
|
13802698822
|
|
郭 平
|
市妇联宣教组联部部长(联络员)
|
88318061
|
13702363995
|
||
钱 静
|
市妇联宣教组联部
|
88318061
|
13590756600
|
附件 2 :
镇区(单位)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工作组名单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2010 年 2 月 日
分 工
|
姓 名
|
职 务
|
办公电话
|
手机号码
|
组 长
|
|
|
|
|
副组长
|
|
|
|
|
组 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请于 2 月 9 日前 报至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科,传真电话: 88368302 。
附件 3 :
市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试点安排表
联系单位
|
试点两新组织
|
所在镇区(单位)
|
市委组织部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
|
广东明阳风电集团党委
|
火炬开发区
|
广东中顺纸业集团公司党支部
|
东升镇
|
|
市总工会
|
格兰仕集团中山厂区党委
|
黄圃镇
|
顶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
|
东凤镇
|
|
团市委
|
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党支部
|
石岐区
|
华师附中党总支部
|
市教育局
|
|
市妇联
|
松德机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
|
南头镇
|
民森集团三角党支部
|
三角镇
|
附件 4 :
关于推行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构建“部门联动、共建互促、优势互补”的党群共建工作格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工会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和《妇女联合会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行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巩固和扩大两新组织中党群工作的覆盖面,积极探索两新组织中党群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完善党群共建机制,增强党群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群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中山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中彰显党群组织的新形象,努力开创两新组织党群工作新局面。
2 、经过党群组织的共同努力,实现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三覆盖”、“四创新”和“五个好”。 “三覆盖” 指:按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章程,建立党群组织,实现组织网络全覆盖;党群组织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坚持正常的组织活动,积极发挥作用,实现活动制度全覆盖;深入开展“推优”和“双培”活动,把优秀人才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全覆盖。“四创新”指:创新党群组织管理体系,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套既相互配合又职责分明的党群共建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工作资源最佳整合,工作成果共同享用;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党群组织活动内容,积极探索党群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五个好”指:通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使两新组织中的党群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挥作用好、各方反映好”的要求。
二、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3 、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则。必须遵循《党章》规定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章程,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群组织自身建设。
4 、坚持促进发展的原则。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共促发展作为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落脚点,发挥党群组织优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广大党员、团员、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活力。同时要引导两新组织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5 、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统”即:对两新组织中党群组织的组织设置、制度建设、活动开展以及长效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分”即:组织生活分开进行,有关工作分开研究,组织成员分开管理,业务工作分开指导。统分结合的重点在“统”,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实现共建共赢。
6 、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深入宣传发动,精心组织实施,正确处理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避免工作流于形式。既要抓住重点环节、重点单位,又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确保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见成果、出实效。
三、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7 、组织同步设置。继续实行“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两新组织在工商、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年检年报的同时,将两新组织中党员、职工、团员、妇女和党群组织等情况收集纳入信息库,同步考虑组建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并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开展促进党群组织组建专项活动,确保组建工作及时跟进。与此同时,抓好组建质量。根据两新组织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党群组织。凡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应及时单独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达不到单独组建要求的,在工业园区、商业区等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原则上就近、就地以产业或行业链中的龙头组织为核心,联合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对尚未建立党组织但群团组织健全的两新组织,要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依托党员服务管理中心等外部载体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对党组织已建立而群团组织不健全的两新组织,要以扎实的党建工作带动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建设。按照两新组织运作特点,合理配置党群干部,提倡交叉任职,党组织书记和工会负责人两个职位尽可能由一人担任,共青团、妇女组织负责人尽可能参加党组织班子。
8 、工作同步谋划。同步规划群团建设工作,把群团建设目标纳入党建目标,把群团干部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把群团建设考核内容纳入党建考核内容。每年年初由市委组织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共同制订加强全市两新组织党群工作的整体计划,对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的全市性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提升党建与群团建设工作的效率。对于选派到两新组织中的党建工作指导员,承担指导党建和群团建设工作的多重任务。有关两新组织的女职工工作,工会和妇女组织应按各自章程和相关规定,既独立自主又相互协调地开展工作。
9 、制度同步完善。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同步考虑两新组织党群工作制度建设,统一提出要求,统一制作上墙,同时积极构建责任明确、齐抓共管、协调运作的党群共建机制。一是建立责任制度。各基层党委(党工委)要切实担负起主管责任,做好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组织、指导、督查等工作。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好职责,开展好活动,发挥好作用。二是建立共享制度。通过共享党员职工信息、思想状况、组建情况、工作方法等,相互借鉴,促进各自工作;借助党群部门的宣传阵地以及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党群组织建立情况、工作经验、工作要点、重要精神、有关政策法规等情况,共同构建相互交流、服务党员职工的信息平台。三是建立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确保党群工作经费的落实,为两新组织开展党群组织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把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妇女活动室、青年活动室整合为党群活动室,形成一室多用、设施共有、资源共享、共用共建、服务一体的格局。四是建立“推优”制度。党组织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定期与群团组织研究“推优”工作,提高工作制度的可操作性,不断加大在优秀职工、优秀团员和优秀女工中“推优”工作力度。
10 、活动同步结合。要把党群组织活动与促进两新组织发展、培育两新组织精神、弘扬两新组织文化等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党群组织开展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在活动内容上,坚持“实际、实用”相结合;在活动形式上,坚持“业余、分散”的原则;在活动载体的设计上,既体现党、工、青、妇的不同特点,各有各的主打项目,又做到精简、集中、方便,党群组织互动、联办、共享。党组织主要开展党员承诺制、创建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活动,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模范作用;工会组织主要开展固本强基、依法维权、帮扶困难、建功立业、提升素质五项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深化“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共青团组织主要根据青年的特点,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服务青年创业、创新、创优,鼓励青年岗位建功、岗位成才;妇女组织主要通过开展争创“巾帼文明岗”、女性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两新组织妇女骨干培训等活动,激励妇女职工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多作贡献。在展现各自工作特色的基础上,党群组织要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关心党员职工,对党员职工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联手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联手开展面向社会的各类帮困助学、捐资捐助、社会服务、共驻共建等活动,协助两新组织履行好社会责任,为两新组织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11 、深化认识,统一思想。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市两新组织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因此,推行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是进一步整合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活力优势,把两新组织中的广大党员、团员和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支持和引导两新组织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行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推动党建与群团建设齐头并进、同步发展,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推进“三个适宜”和谐中山建设的强大合力。
12 、加强领导,有效协调。在市委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参加,每半年召开一次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碰头会议,共同研究工作。建立联络员制度,保证部门之间日常联络和协调工作。在评选先进时相互联动,相互配合,共同合作开展创建“和谐企业”及相关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全市每年统一集中在“七一”前,在优秀职工、优秀团员和优秀女工中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加强教育和培养。有效整合各类非党员人才资源,建立优秀人才库,对优秀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为党员,不断扩大党组织吸收新党员的基础。各基层党委(党工委)要参照市的做法,建立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碰头会议,强化基层党委(党工委)抓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责任落实,把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百分制考核内容,加强对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检查。
13 、扩大宣传,培树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加强两新组织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报道党群共建工作的开展情况,推选一批两新党群组织及党员、职工、团员和妇女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导向,营造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党群工作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针对部分两新组织中业主、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走访、说服、教育等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两新组织党群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既积极又稳妥的方针,集中力量抓好示范点建设,培育一批基础扎实、业主支持、活动坚持较好的两新组织党群工作示范点,及时总结完善,通过典型引路的办法,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
主题词: 党的建设 两新组织 党群工作一体化 试点 通知
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0 年 2 月 4 日 印发
(共印 30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