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据《南京晨报》 10 月 23 日 报道,近日,一名自称孩子在南京某名校上初一的家长,将他开家长会的经历贴上了网。他说,老师在家长会上公布了很多规矩,其中之一就是禁止孩子在周末收看某卫视的节目。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引起网友热议。一时间,板砖与鲜花齐飞。
“ 管得住孩子的人,管得住孩子的心吗?都什么年代了,还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管教学生。 ” 一名新浪网昆明市网友批评道。
“ 我们别总把孩子视为管制对象,一旦发生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禁这个禁那个 ” 。一名搜狐网太原市网友表示,这种一棍子打死的粗暴方法,是一种简单落后的教育方式,对培养人才非常有害。
一名搜狐网连云港市网友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与自由,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多元的。一名网易广州市网友还担心,这种管教方式可能会抹煞孩子的个性,禁锢孩子的思维。
不过,不少人对南京这所中学的做法表示坚决支持。一名搜狐社区网友说,他不但支持,还赞成在全国推广这一做法。 “ 作为刚上初中的学生,辨别能力较弱,自觉性不强。他们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很容易被现在的部分不良媒体扭曲、误导。在这一时期,当然应该让他们免受无德行、无涵养文化的污染。 ”
“ 男孩要更帅,女孩要更性感,有品位就是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天上可以掉馅饼,人可以一夜成名 …… 现在有些电视节目,没有一点教育意义,给年轻人宣扬的,尽是这些物质主义、机会主义的价值观。青少年本身模仿能力就很强,天天让他们看这些,哪个家长能放心? ” 一名新浪手机网天津市网友说。
新浪手机网武汉市一名网友举例说,上个世纪 90 年代,在青少年中广受追捧的《古惑仔》系列电影,曾引发无数中小学生竞相模仿,结果使不少花季少年走入歧途。这正是我们需要铭记的教训。
搜狐社区网友 “daqiuzhang” 认为,某些电视节目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但完全禁止并不是万全之策。 “ 就像将孩子与 ‘ 病毒 ’ 隔离一样,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孩子可能失去获得 ‘ 免疫 ’ 能力的机会。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和家长跟着孩子一起看,告诉孩子这个节目的低俗在哪里,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
禁止还是允许,禁锢个性还是防止堕落,这场争论背后,反映出的正是当下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教育中遇到的难题。对此,一名网易北京网友评论道: “ 没有秩序的多元是混乱,没有界限的自由是放任。几千年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代代传颂。今天,我们为何还要为该不该禁止孩子看一些不良的、无涵养的电视节目而争论不休呢? ”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