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孙家栋获最高科技奖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0-01-11 00:00
分类: 教育要闻

人民网 1 11 报道 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 2009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 2 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 ; 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 500 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已有 16 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

谷超豪 : 中国著名数学家

谷超豪 (1926 ) 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 ( 今温州市 ) 人, 1948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1959 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 (1929 ) 男,汉族, 中共党员,我国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人,194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被空军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设计维修及管理。1958年毕业,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9 4 15 0 16 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 100 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 34 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图一  谷超豪



图二 孙家栋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2000 吴文俊( 1919 ,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 1930 ,杂交水稻之父)

吴文俊: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2001 王选( 1937 2006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 1919 2005 ,著名物理学家)

黄昆:著名固体物理学家,他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 院士 ) 1980 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 1985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王选:自 1975 年开始,王选组织并且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他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其多项成果都属国内首创并且位居国际领先水平。

2002 金怡濂( 192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 刘东生( 1917 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 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王永志:我国航天技术专家,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带动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刘东生: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对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2004 空缺

2005 叶笃正( 1916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 1922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国际大气科学界屈指可数的几位学术巨匠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做出了开创性重大创新贡献,在全球变化领域提出了新的系统创见。

吴孟超:肝胆外科专家,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首创简便安全的肝脏外科手术新疗法间歇肛门阻断切肝法,并且突破肝脏禁区,施行中肝叶切除术成功。

2006 李振声( 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李振声: 1931 年生于山东淄博,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55 年的科学生涯中,他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7 闵恩泽( 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 1919 ,著名植物学家)

闵恩泽: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3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吴征镒: 1916 6 月出生于江西九江,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他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 70 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 王忠诚 1925 ,神经外科专家),徐光宪( 1920 ,化学家)

王忠诚: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烟台人。先后在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

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多项学术大奖。著作有《物质结构》、《稀土的溶剂萃取》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