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4月7日,中山华实小学校区举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三位外出学习的老师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分享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如何融合的见解,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助力。
周琬婷老师从核心素养的融合,文本研读的融合,教学方法的融合对“读本和教材的融合”谈到自己的看法,学生读本跟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着新时代的铸魂育人的使命。一堂好的思政课要学会融合,要基于儿童的立场,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要时时刻刻能做到心中有生,心中有本,要将自己和学生,读本和课本融合起来,这是每一个道德与法治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
王畅老师谨记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她认为道德与法治教材与读本要巧妙融合,从目标开始,活动形式的融合。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围绕目标开展好活动。“无活动不道法”,设计的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内容可以是社会热点话题,也可以是学生生活经验。但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最终要落地生根,“知情意行”,落到学生的“行”上。
应月凤老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是一个载体,读本中的育人主题和教材内容可以相互补充,这样可以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紧接着,应老师从有创新、接地气、有收获等三方面,分别介绍自己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读本和教材相结合的具体做法。让在场的老师们真切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结合当今事实,热门话题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课要基于儿童的立场,活用道德与法治教材。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活动的最后,吕朝健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带领老师们学习中国教师报上的一篇文章:《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实现“三条线”合一》,希望老师们创新教学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做好学科整合,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受学生欢迎,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希望全体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研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在今后的道法教育教学工作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一审:吕朝健 二审:朱冕 三审:戴必俊)
图一:刘晶老师主持
图二:周琬婷老师分享
图三:王畅老师分享
图四:应月凤老师分享
图五:吕朝健副主任总结
图六:道法老师参与研讨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