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科组信息技术能力2.0提升工程研修活动

作者: 科组初中历史晏成江
发布于: 2021-12-27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中山市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文件要求,提升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真正达成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破解教学难点问题,结合我科组实际,11-12月份初中历史科组进行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促进历史学科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道法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方向与途径,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软件的应用水平,推进我科组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标。

二、活动目的

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性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

5.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6.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三、活动任务

1.认真解读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学习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校本硏修计划,了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规划以及项目开展的意义。

2.结合科组实际,确定能力点,寻找技术解决策略。

G4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诊断(研究点)

B4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研究点)

G6智慧教育环境下在线教育开展(发展点)

3.本科组老师在独立研修的学习基础上,积极参加市、校、镇的学科研修活动,通过组内老师的协作,卓尔有效地进行线上选课研修学习和线下践行并收集材料、提交作业。

四、活动成果

 (一)展示课。张萌玮老师12月9日在大南中学上同课异构获得一等奖,张老师展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课例,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课堂上充分发挥各方面技能如板书、口才、组织才能、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课堂展示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信息技术应用是提高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二)评课。以初中历史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评课活动。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三)教学设计。11月份港口镇组织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每位老师都积极参加,秦婷婷和沈小榕两位老师荣获一等奖;金大光、武晓嘉、晏成江、丁玉涛、邓锋纲五位老师获得二等奖。获奖老师谈设计过程中对重难点的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论文。12月20日中山市历史教研室。论文主要围绕学科教研主题,打造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三思”历史课堂撰写论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撰写论文,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fa258cfd5008d8e05342f9b20ae814c.jpg

b9e06bc6c8a669c1c51d39ae826bad91.jpg

daa0c4eb57eba34605bd19426e0667de.jpg

bf3361d0a3d9d492bd097434a9e8fe1b.jpg

图片5.jp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