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图一:中山华附副校长、中学校区执行校长宋秀国在2021年元旦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2020从紧张和不安中开始,在奋进激越中展开。历经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百年一遇洪水灾害,中国人民用行动证明没有任何困难是我们这个民族不能战胜的!打赢脱贫硬仗,十三五规划收官、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天问”问天,嫦娥探月,5G全面商用……时间正见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的自强不息。
2020年,我们也共同见证了自强不息的华附人在危机中坚守、在变局中开拓。我们在云端打造了中山口碑最好的网课,应对强基计划成立弘毅书院,开设法、日、德三语并驾齐驱,积极探索资优生培养模式,中高考再续卓著成绩,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摘金夺银……
每当走在校园,我常流连驻足于学子们不受时空限制沉浸于学习的心无旁骛,老师们华灯初上时辅导学生的孜孜不倦,员工们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的一丝不苟……这一幕幕画面构成了我心中优秀的中山华附人的最美的样子。每一个华附人,都在各个方面展示出你们的优秀本色!崭新的2021,面对学校即将迈入新的发展征程,在此,我想请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将是你们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使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
什么是卓越?我认为,卓越不是一个量化的标准,而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求。卓越者,从心态上,善寻求挑战;从习惯上,要持之以恒;从取向上,有团队精神;从要求上,做任何事都力求做到极致。在此,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分享“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四条路径,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卓越的内涵。
从志存高远中走向卓越。新冠疫情下的种种看见,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位中国人的幸福,更真切看到一个国家的强大对于国民的重要,而青年一代正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精准扶贫路上,青年“书记”躬身脱贫一线;抗疫前线,一批“00后”的年轻面孔昂首挺立;大国重器研发,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成为中坚力量……青年人的梦想有多雄奇,青年人的奋斗有多努力,中国就有多美丽。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理想,砥砺家国情怀,在自觉担当知识创新的时代重任中走向卓越。
从守正创新中走向卓越。守正创新,就是在求学过程中,坚守正道初心,尊重学习规律,以严谨的学习态度,勇于跨越险阻的勇气,创新求索,精益求精。你们在上海交大本硕连读的吴关昊学长,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已屡屡在国家和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从他身上,不难看出,做学问没有捷径,创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既是对知识和能力的打磨,也是对心智的淬炼。希望同学们坚定向学之心,在刻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学术功底,蓄积卓越的研究能力。
从惜时自律中走向卓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最大的价值,这是每一位卓越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钟南山院士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锻炼、这让他在耄耋之年不仅堪称“国士无双”,而且精气神十足。在人生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大好时期,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勤奋自律,在自律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中走向卓越。
从团结共进中走向卓越。追求卓越,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协力。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新冠疫苗研发同样离不开全球合作。中国积极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中国贡献、体现大国担当。德不孤,必有邻。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亦是如此。真诚希望你们将个人智慧融入团队,和自己的师友们在求学的路上相扶相伴,努力实现集体力量的最大化,在携手奋进中走向卓越。
我想,对于学校而言,衡量一所学校卓越与否,不仅满足于一本率、双一流率的优秀,更要看重其进入高水平顶尖大学人数之高、高层次学科竞赛的人数之高、高水平艺术团队实力之高以及校园文化的软实力之高。对于教师而言,卓越更应体现在教师要在专业发展上谋求新高。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党和政府、人民对中山华附走向卓越始终抱有殷切期待,面对厚爱我们的领导,信任我们的家长,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走向卓越。
诚如陈振初董事长、刘诗雄校长在新年致辞中所言,中山华附乃全校师生校友之中山华附,乃国家之中山华附,我们都是中山华附的主人翁!每一个人的荣誉和命运都与她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们要把中山华附建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的卓越学校,把我们的学子培养成“三有三爱三具备”的中国脊梁,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坚守“追求卓越”的执着和自信,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方能激流勇进!
希望你们在与中山华附同行、与祖国共进的征程上,志存高远、守正创新、惜时自律、团结共进,“从优秀走向卓越”,让“卓越”成为每一位中山华附人血液里流淌的基因。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