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刘诗雄开学第一课:铭记历史 创造未来

作者: 办公室
发布于: 2020-09-05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75年前的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协议书,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天。今天是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来一同回顾这段重要的历史。”

4.jpg

图一:党委书记刘诗雄为全校师生上以“铭记历史 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思政课

9月3日下午,在开学第一课上,中山华附党委书记、校长刘诗雄动情讲述了中国“十四年抗战”的珍贵历史故事。当晚。学校近八千师生通过校园电视台录播共同聆听了这一堂重要的思政课。

刘诗雄书记以“铭记历史 创造未来”为题,从一道“十四年抗战”的考题说起,带领同学们一同回顾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九一八事变”“1931年到1937年的局部抗战”“七七事变”“1937年到1945年的全面抗战”等历史,盘点了日本法西斯的累累罪行以及抗日战争来之不易的胜利进程……日军一幕幕血淋淋赤裸裸的挑衅和侵略史实让人义愤填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们一段段荡气回肠、血战到底的抗战故事令人感动不已。

2.jpg

图一:党委书记刘诗雄上课中

通过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同学们对“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因此将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以及“国家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现实意义”等历史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刘书记说:“1931年开始,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已经开始抗战,很多人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14年抗战是个完整的过程,我们不能割断历史。14年抗战,从一开始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的。”刘书记强调,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历史普及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整个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3.jpg

图三:老师同学仔细聆听

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的回顾,结合当下的形势,刘书记启发同学们思考:“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当前,国际上出现‘反全球化逆流’,东海、南海、台海一直不平静。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作为中华民族年轻的一代,我们应该怎么做?”

为此,刘诗雄书记向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百年中国梦’,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2049年,是建国100周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推进四个现代化,特别是科技的现代化,现代的竞争是科技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发奋读书,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勤奋学习,攀登高峰,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我们的贡献!”

1.jpg

图四:课后刘校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课后,高一予思3班欧阳欢同学表示,“能够在现场聆听刘校长亲自上的这堂生动的党课,我备感荣幸也倍感收获。这堂课让我感受到,对待历史应该有的尊重和铭记之心,更教会我们一种对待学习、科学以及对待任何事物应有的精神和态度。”

予思3班何沅蔓同学则感慨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14年抗战让我们真切认识到,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用自己的才华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摄影:薛浩 王科  一审:张俐  二审:薛浩  三审:连进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