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中山附中“青马班”行走中的课堂

作者: 贾博
发布于: 2019-05-30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2019年5月18日下午,华师中山附中首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学习班全体成员在校团委陈丽芬书记、贾博副书记的带领下,前往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杨殷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开展“行走中的课堂”现场教学活动。

学员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杨殷故居,一边参观故居的陈列品,一边聆听杨殷烈士的生平事迹。杨殷同志是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早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担任孙中山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加入中共,并组织工人运动、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张太雷阵亡后,其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1928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29年,因白鑫出卖,杨殷与彭湃等人一同被捕。同年8月30日,被蒋介石下令枪决。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在杨殷故居门前,全体青马班学员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手、紧握拳头,在校团委陈丽芬书记带领下模拟入党宣誓,一起认真学习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

随后,学员们又来到了孙中山故居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了解,学员们更加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从他儿时成长的环境到他后来经历的变化、思想的改变及其家室、亲属与后裔的情况,更加清晰的学习到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现实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随后在返程的车上,学员们纷纷对今天的现场教育活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陈铖同学:

初入杨殷故居,漫步在小道上,革命的清风迎面而来。在闪耀的党徽前,感受青马班学员的责任担当。读杨殷家书,感受杨殷对后人的殷殷期望及勉励警示。阅有关信息,感受杨殷对革命的信心及坚定。出杨殷故居,愈觉身上责任重大,必须坚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努力”的信念。后进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矗立在大堂之内,那深邃的眼神,似乎在传达着革命信念,那微启的嘴唇,似乎在诉说着革命方法。一楼,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有关刊物展出,好像百年前的一场关于中国的未来的大辩论就在眼前。二楼,《先驱与先锋——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展览。那一张张图片,记录着孙中山先生与激荡百年的五四运动的关系,描述着孙中山先生为建立民国的努力。馆外,酸子树下,人们在交谈着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出馆后,深觉必须永远奋斗,必须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当中。

王小林同学:

不觉间已过了将近一年了,青马班的研学活动终于到来,虽然相处时间不见得有多久,但是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们的心好像更紧密了,有一种淡淡的不舍萦绕心间,诚如老师所说,我们是中山华附第一届青马班,一切都还在探索当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中山华附青马班一定会走向更好的明天,走向真理。首先我们参观了杨殷故居,在那里,我们模拟入党宣誓,我相信,在那一刻,我们每一位青马班的学子,都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同时也对当年的革命事业有了更深刻而具体的认识。之后我们去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感受革命事业的点点滴滴,让本只存在在历史书上的冷冰冰的名字鲜活了起来,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穿梭,回到了那动荡不安的年代,感受杨、孙两大家族的革命决心,救亡图存的热忱。夏日炎炎,心情却透着明晃晃的舒适—那是来自灵魂的洗涤,这一次的实践活动,我们每一位学子,都将牢记。

冯咏欣同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话音余落,带着骄傲的神色,我们大声的念出了自己的名字。阳光充足,花香萦绕,我和其余青马班成员踏入了心心念念的杨殷故居,并模拟了入党仪式并宣读了入党誓词。

青马研学,我想我们是幸运的。尽管顶着烈日,但耳听的是“杨殷先生将自己百亩地悉数卖出为革命做出贡献。”汗水沿着发梢滴落,我们敛去在高温的烦躁气焰,心中仍沉甸甸的装着的是对杨殷先生的敬佩。

迈进孙中山纪念馆的第一感觉便是内心拥有的踏实与满足,这是来自于孙中山故居所承载着先生的生平,革命历程,与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缅怀先贤,探寻古地,我们应低下头,去和文物面对面,除却尊敬与敬佩,更应学习自强不息,舍身献国的精神。

此次研学,我学到的是一分尊重,一分学习。相信总有一天,我定能真正地在鲜红的党旗前庄严宣誓。

陈慧慧同学:

曾国藩曾言:“一勤天下无难事”,“勤”的核心归根结底在于“意志”二字。想要完成一件事是艰辛的,更何况矢志不渝地去从事一项复杂而终点不明了的事业更是需要坚韧的意志。

游杨殷故居博物馆,其侠义冲天,比为国之所感召!杨殷之勇,在乎于患难困苦磨炼人格,不惧反动之威胁,不顾性命之忧虞,毅然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杨殷之智在乎独立精神,思想自由,看到了共产主义必将为华夏文明带来新的曙光。

 

游孙中山纪念堂,了解国父“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回味先生的志气风发;追溯先生的呕心沥血。中山先生若求社会进化,饱含一腔热血,胸怀民族复兴,立足治世之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旧观念,带领一众青年才俊建立起中华民国,推翻帝制。但中国革命曲折坎坷,中山先生身后是分裂、落后的中国,前方是白雪皑皑的萧瑟,肩抗民族之重任。待其百年,仍记挂中国革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唉!十年饮水,难凉热血。

我们,作为当代的青年人应向先辈学习优秀的品格以继承民族复兴的重任。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刑,做为当下新时代的青年人,敢于直面眼前的人生,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脚印,敢于奋斗,不惧真理的无穷,不畏失意的挫折,不怕身心的捶打,敢于追求,不为梦想的遥远而退缩,不拘泥于陈规旧习中,不囚在思想的牢笼中。

如此,黄金时代,不在背后,亦不在过去,乃在眼前和将来。世间最宝贵的就是今天,最容易失去也是今天,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定,你所能确定的只有今天。

青年人啊,最重要的莫过于把握今天,磨炼意志,坚持理想,将全心全意的热血投入于今天的事业中。先而为人,勿以虚度。

 

图一:活动照片

 

图二:活动照片

 

图三:活动照片

 

图四:活动照片

 

图五:活动照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