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7 月 5 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骨干教师赴华中师范大学研修进入第三日。
上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名优班主任沈胜方以“理念、关系、文化”为关键词进行了题为《核心素养框架下班级管理创新》的讲座。沈老师开篇首先明确了自己的教育观:教育是教育就是服务、德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他首先基于对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检讨强调了理念需要抓手, 核心素养需要落地的力量。接着,他以大量经典鲜活的案例向老师们介绍了他通过班级管理创新作为抓手来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指出核心素养中的两大关键素养是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学习品质是学习素养的重要内容。提高学习素养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经典阅读、记录班史等方面为突破口;关系素养可通过制度和活动来发展,以体育活动、文化讲座、典礼活动等为载体,侧重培养学生有效的沟通能力。沈老师还通过展示自己所带的历届班级辉煌的高考成绩指出:高考成绩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副产品。
下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罗祖兵进行了题为《知识的分类和有效教学》的讲座。罗教授首先从辞典的定义、不同哲学视野中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三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知识”,明确了“ 知识是当时被认为正确的、系统化的经验”。接着,他阐述了 知识的性质与教学的关系: 知识的性质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质和教学过程,介绍了 波兰尼、孔德、心理学、图书馆等几种主要的知识的性质与类型并以生动的案例分析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以及任务知识各自不同的基本性质与教学。最后,罗教授精辟地总结道:自然知识要讲事实,社会知识要讲道理,人文知识要讲故事且不能用对错来判断。
结业典礼于当天下午五点举行。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在讲话中首先指出,此次培训在中山和武汉、在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和华中师大德育研究所之间建立了更好的联系,增进了更多友谊,研究所愿意为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最后,他希望老师们善于从工作和生活中找寻幸福,拥有幸福的教育人生。
初三年级主任杨纯在讲话中说道, 80 名教师在桂子山下度过了 4 天快乐的学习时光,收获颇丰,享受了专家们理论和实践指导的盛筵。程红艳教授强调的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更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华林飞老师的讲座通俗风趣,为校本教研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做法;苏航老师以自身的实践指导了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名师;沈胜方老师的讲座接地气,做法具体;罗祖兵教授理论系统,举例平实……希望老师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好老师的四个标准”不断提升精气神和感染力,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努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好老师。
图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名优班主任沈胜方
图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罗祖兵
图三: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
图四:中山华附初三年级主任、教务处副主任杨纯
图五:讲座现场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