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控制全球气候变暖1.5摄氏度 迫在眉睫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5-05-29 00:00
分类: 科技前沿

据科学日报报道, 根据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IIASA )、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发表在期刊 《自然― 气候变化》上的研究,到 2100 年将温度上升限制在不超过 1.5 摄氏度是可行的,至少从纯技术角度看是如此。这项研究调查了与将气候改变限制到 1.5 摄氏度保持一致时的能源、经济和环境情景,并将它们与将温度上升限制到 2 摄氏度的相应情景进行了对比。

全球变暖

“从很多方面看,想要在2100 年前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1.5 摄氏度以下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与控制在2.0 摄氏度以下的是相似的,”首席研究员之一、IIASA 研究人员 约里・ 格吉 Joeri Rogelj )这样说道。“然而1.5 摄氏度这个更宏伟的目标要求我们立即采取全球性的缓解措施和减少排放。”

然而,研究人员表示哪怕是为了达到2 摄氏度的目标所需要的经济、政治和技术要求也是巨大的。在2015 年12 月气候协商活动的酝酿阶段,这样的信息对于政策制定者考虑长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步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元素:加速能源效率的提高和二氧化碳的移除

这项研究确定了为了在2100 年实现1.5 摄氏度目标所需要到位的关键元素。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对未来碳排放的严格控制。“在1.5 摄氏度的情景里,21 世纪残余的碳预算被减少到2 摄氏度情景里的一半,”研究合作作者、PIK 研究人员 贡纳・卢 德雷尔 Gunnar Luderer )这样表示。“因此,所有部门必须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达到全球碳中立的时间也比2 摄氏度情景里的早10 到20 年。”

能源效率的快速提高也成为促进实现1.5 摄氏度目标的关键因素。此外,所有情景都显示在本世纪某个时间点,全世界范围内碳排放将呈现负增长。这意味着大气层里将移除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将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例如生物能源使用结合碳捕捉和存储――这一技术在很大范围内仍未被测试,它增加食物供应系统的压力,在有些情况里甚至缺少社会认同――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多植树造林,自动减少树枝和树干的使用。然而,造林和其他生物能源种植园一样,必须小心的与其他土地使用要求,主要是食物生产保持平衡。

超出极限但逐渐减少

相比近期研究调查的很多情景――它们将2 摄氏度设立为绝对极限,不允许温度超出这个目标――目前的情景关注的是一个长远目标,为了实现2020 年温度降低到那个水平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本质上来说,我们所有的1.5 摄氏度情景在21 世纪中期会超出1.5 摄氏度极限,” 格吉解释道。“然后再逐渐下降,随着使用各种专业技术越来越多二氧化碳被移除大气层。”

最近的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并没有细节描述如何限制全球变暖低于 1.5 摄氏度,因为他们可以获得的情景信息非常有限,无法进行深度分析。然而全世界 100 多个国家――其中一半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 )签署国,包括 小岛国联盟(AO-SIS )和最不发达国家(LDCs )――都宣布他们对气候变化 1.5 摄氏度目标的支持。这一目标本身在接下来的气候协商里仍有待商讨,这项最新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缺。

作者表示为了实现1.5 摄氏度的目标,国际合作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 1.5 摄氏度的目标并没有给我们留太多余地,” 德雷尔说道。“任何不完美――无论是有意义的政策实施有所拖延,或者无法大规模实现负排放――都会导致本世纪无法实现 1.5 摄氏度的目标。”

情景是什么意思?

这项研究里描述的各种情景并不是预测,而是描述了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方式,它具有特定的定量元素,以及不同部门,例如经济、气候和能源部将如何相互作用的细节。通过调查这些情景,研究人员寻找或可能帮助我们实现特定目标的道路和环境的新见解。

信息录入:caixc    责任编辑:蔡晓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