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本网讯(撰稿:文宣室) 12 月 12 日,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在东区雍景园小学举办了 2017 年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观摩活动。中山市政协副主席、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周信,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办事处党工委委员邓华,以及中山市教体局教研室、德育科,中山市国学促进会,各镇区教育事务指导中心和各中小学有关领导、教师近 300 人参加了活动。作为中山市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学校,中山华附在课程建设、活动推广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效,为此,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学校执行组办公室主任张俐受邀代表学校作了题为《弘扬传统文化探索本真教育》的发言并得到与会人员充分肯定。
张俐主任开篇介绍了学校的 “本真教育”理念。在“本真教育”理念引领下, 学生、老师、家长每一个生命个体共同形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社区,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这个社区最亟需而珍贵的沃土。
接着,她分别从“ 回归原点,润物无声,引向学向上向善文化”、“ 深耕细植,循序渐进,力促小初高一体化教学”、“以研促教,找寻本真, 整合传统文化课程资源”、“ 倡导自主,全员参与,完善传统文化活动体系”四个方面分享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疑惑和思考。
气势恢宏的孔子像,彰显着学校“崇尚真理、追求真知”初心。 祭孔仪式上,全体师生共同诵读赞词,恢复旧礼,用虔诚的心感受圣人先哲精神,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 。 行知廊处处可见 “正心”、“知行”等内容的楼道文化。学校百余块精心策划的文化展板,成为耕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引领学子 向学、向上、向善 。常态展出的师生国画、书法作品美不胜收,家长节主题书画惊艳四座, 校园处处弥漫出经典气息与书香雅气。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主张:文化不是堆砌、说教和满墙的标语口号、古文古诗,不是各种元素毫无主题的堆砌,它不仅需要深思熟虑的整体规划与精心布局,更需要做足内涵,照顾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在 “ 无形 ” 中 “ 有形 ” , “ 有形 ” 中 “ 无形 ” ,让学生能自我体味并受到浸染,这是本真教育观的直接体现。
本真教育的理论基础植根于博大精神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参考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将“本真”内涵用 立本、求真、至善、立己、生态等关键词概括,进而将本真教育具体到仁、义、信、礼(立本)、智(求真)、孝(至善)、毅(立己)、和(生态)等主题教育,从而使基于本真教育基础上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更具系统化。 一年多来, 学校 在深入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传统文化持久有效的研究, 在各级刊物发表专题论文近 10 篇,梳理了教材中传统文化有效素材,还以国际部语文教学为试点,出版了系列校本教材。 11 月 2 日,学校市级传统文化主题课题顺利通过市教育研究室专家鉴定并得到充分肯定。课题研究不仅使教师的研究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而且使传统文化教学、学生学习有 “ 本 ” 可依。经回访反馈,课题组积极开展的一系列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颇具影响力和特色的活动举不胜举,学校传统文化活动体系不断完善――祭孔仪式、传统文化主题晚会、 汉 字听写大 赛、 古诗词大赛、经典诵读大赛、原创古诗词大赛、千人书法赛、经典诗文朗诵……不断增强师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着力加强文学、话剧、茶艺、书法、篆刻、剪纸、国画、武学、民乐、围棋、象棋、礼仪等传统文化主题社团建设,给予各社团充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充分发挥年级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每年定期接待法国、德国学生,担任志愿者的同学们积极筹备宣讲课,开展“中国文化”主题宣讲活动,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使;每逢周五下午,师生们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活动室三五成群,成员轮流担任主讲人,常态开展经典文本读书会……
丰富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增强了师生、家长的传统文化底蕴,更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激发,综合能力和个性品质不断提升。在各类活动中,学生们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组织者、策划者,对学生而言既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又是自主化成长的过程,从而实现学校本真教育的目标。
会上,周信副局长对如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了专题讲话。他首先对《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行了解读,指出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战略;进而论 述了传统文化的本质是“文而饰之”,“文而明之”和“文而化之”;最后对成立各级经典读书会,行政领导和教师带头学经典提出了具体要求。
最后,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陈春艳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明年中山市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做了简要说明,对各中小学如何开展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图一:市政协副主席、中山市教体局副局长周信讲话
图二:张俐主任代表学校作报告
图三: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