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华附获首届校园阿卡贝拉音乐节决赛一等奖第一名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7-12-18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本网讯(撰稿:张俐) 12 15 日,在 广电网络杯 中山市首届校园阿卡贝拉音乐节决赛中,来自中山华附的 Tonic 人声乐团,荣获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

决赛现场,各支队伍用阿卡贝拉的方式重新演绎了众多经典曲目 Tonic 人声乐团以堪称完美的表现从全市中小学 54 支优秀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青年组一等奖第一名,实至名归。张超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据悉,阿卡贝拉( A Cappella )指 无乐器伴奏的人声音乐 ,阿卡贝拉团队里也会有自己的贝司手和打击乐手,但所有伴奏和声部均通过口技、 B-BOX 和麦克风的应用来实现。现代阿卡贝拉是现代新形态的音乐表演模式,将音乐由古典推展到通俗化与生活化,使合唱音乐更易于接近,更能够让年轻人接受。

“”Tonic 人声乐团排练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今年 11 27 日起开始第一次排练,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信息中心等各部门也都为乐团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后勤保障。刚开始,同学们自己做了宣传视频,在校园电视台发动全校同学报名。我从 30 多个面试的同学中选出了 9 位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同学,其中有 6 个是华附的音乐生,非音乐生有两位是合唱团成员。”指导老师张超说。

提及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张超老师还介绍:“其实音乐在很多方面都是很理性、很学术化的,尤其是合唱。在阿卡贝拉中,一个或者两个人担任一个声部,对音准的要求极为苛刻,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全程必须很严谨。也不允许个人有太多发挥,追求的是团队的共性,这对学生的团队意识是非常大的考验。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错误就要重来,排练中要求成员注意力百分百集中,否则就没有效率。”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合唱与指挥、作曲专业的张超老师,是中山市半音人声乐团成员,曾指挥多个合唱团获得省、市级一等奖。作品《北京的钟声》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 最佳音乐创作 奖。 2013 2014 年带领中山华附合唱团在第 11 届中国合唱节、第 12 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上连获银奖。在此次比赛中,既精通指挥又擅长作曲的张超老师改编了《卷珠帘》,并以自己专业的眼光为孩子们挑选了《 That's Christmas to Me 》这首曲目,凭借专业的功底,以极高的效率和近乎苛刻的要求,最终带领孩子们夺得大奖。

“张超老师不仅专业,而且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他的影响下,乐团的每个人都拿出了 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比赛, 从不放过任何一次试音的机会。无论是比赛还是展演,每次我们的队伍都是第一个到。大家都非常注重细节、从不大声喧哗,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展示了中山华附学子应有的素养和风采。连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说,看到我们这种极其认真的态度就预料到我们能得第一了。”在乐团中担任组织工作的团长翁晓仪同学说。

另悉, 12 17 日晚, Tonic 人声乐团还受邀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的闭幕式音乐会上和张超老师所在的 半音 人声乐团以及台湾寻人启事人声乐团同台进行精彩演出。

图一:Tonic成员在张超老师的指导下排练

图二:Tonic人声乐团比赛中

图三:Tonic人声乐团受邀在音乐节闭幕式上演出

图四:团长翁晓仪同学代表乐团领奖

图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图六:与“半音”人声乐团合影

图七:与来自丹麦、香港、台湾、上海的决赛评委合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