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本网讯(撰稿:曾志嫦) 11 月 23 日 上午,华师中山附小开展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古诗教学研讨活动,陈伟魁老师在四( 5 )班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
课堂上,陈老师巧妙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他从诗题入手,让学生们对比一系列送别诗的题目,从中发现送别诗的特点。之后,陈老师旁征博引,引导学生认识了江南三大名楼,理解了“尽”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领悟了古诗的吟唱之美……
当学生不明白“西辞”时,陈老师适时出示地图,直观展示了“黄鹤楼”和“扬州”两地位置,顺势理解词意;同时,又利用多媒体展示长江顺流而下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下扬州”中“下”字的准确性。当学生不理解“烟花”时,陈老师又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烟雨迷蒙中,鲜花繁茂的景象;另一幅是绚烂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的美景。这样一比较,学生立刻领悟到三月的扬州繁花似锦,如烟雾浮动之意境。可谓教学环节紧凑,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观察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内容的呈示与讲解起到了辅助作用,并利用多媒体,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适时开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学校行政以及听课老师就这节课进行了精当的点评,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这节课不仅突出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为古诗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研讨活动,老师们必将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以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
图一:陈老师上研讨课
图二:指导学生自读自悟
图三:课后评课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