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近日,在华师中山附中 CIS2 (初二剑桥)班的班会课上,全班同学和三十多位家长一起聆听了三个小伙伴昔日成绩落后而后奋起直追完美逆袭的成长故事。原本属于班级落后分子的他们来自同一个宿舍,一年多来,他们形影不离,相互鼓励,不仅在成绩上完全颠覆历史,而且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成功逆袭。而接下来,他们的目标是:竞选班长、拿下班级第一名。
“ 不出意外,我们有信心再次超越。 ” 三个小伙伴信心满满地说。
from nobody to somebody
人物档案 NO.1
姓名:史恒轩
爱好:篮球、主持
偶像:林书豪
格言: from nobody to somebody
小学四年级赴新西兰留学的史恒轩,初一下学期起就读中山华附剑桥国际初中,因为两国的教材和教学方式的不同,拉下了不少功课。第一次月考,他排在了全班第 17 名,这样的成绩单让他觉得有些 “ 丢脸 ” 。接下来,他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实现完美逆袭。
记忆要从考试失败的那天晚上说起,当天,沉浸在失败沮丧中的他正巧看到这样一句话; from nobody to somebody (从无名小辈到旷世英雄),当他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后, 静下心想了想,自己是否也能从 nobody 变成 somebody 呢?
为了实现逆袭计划,他首先请父母帮助自己联系了周末补课的老师,生物、地理、物理,每科每次两小时,刚开始是有些排斥的,甚至也曾被父亲硬从被窝里拉起来,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平日里他总会比同学来得早回得晚,利用这些时间来预习和温习功课,不懂的知识一定要想办法弄懂为止。接下来,从初一下期期末考试第 16 名,到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13 名,再到第 5 名,再到期中考试第 2 名。
他的逆袭计划进展得越来越顺利。每每想放弃的时候, “from nobody to somebody ” 这句话总会给他无穷的动力。他想分享给大家的是:每每你想放弃的时候,想想你曾经付出过的汗水和父母老师对你的期望,再想想当你掌握某项知识后的喜悦感和当你真正成功后的心情,最后再想想不止你一个人在进步,每一个人都在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所以你要更加努力地向前。 ”
“
我的妈妈是个活到老、学到老的典型,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虽然从事外贸工作,但她还去学了心理学课程。有时候,我也会跟妈妈一起去学。我对学习的转变很大一部分是妈妈影响我的。
”
史恒轩说道。
“ 每次总分排出来,班主任罗海燕老师都会仔细观察我的反应,她总能看得出我的心情。经常走到我身边,对我说,她相信说不止这个能力。 ” 这种信任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对于新西兰宽松式教育和中国竞争式两种不同的教育,史恒轩觉得各有各的好处,他觉得自己适应能力强,都能适应。父母对他的要求永远都是: “ 只要做到你自己的 top 就好 ” ,从不会给他过多的压力。他还说自己的父亲也跟大部分家庭的父亲一样,要在外忙碌打拼,很辛苦。但是当他需要他父亲的时候父亲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面前,绝对不会因为任何理由而忽略他的存在。 “ 我有一个很好的爸爸,他为我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所以我也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陪伴孩子。 ” 他很希望自己的分享能让那些既忙碌又爱孩子的家长们看到。
不要让你的梦想存在你的梦境里
人物档案 NO.2
姓名:林锦航
爱好:做各国美食、探险
偶像:贝尔 ∙ 格里尔斯
格言:坚持,努力,不要让你的梦想存在你的梦境里。
林锦航笑称自己一年前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学渣, “ 作业五分钟,发呆两小时 ” 是他的常态,考前更是 “ 死猪不怕开水烫 ” ,凭着一种 “ 大无畏 ” 的精神度过了自己 “ 壮烈 ” 的初一。但是,期末考试的成绩让他开始恐慌起来。他开始意识到假如自己再不努力的话那就彻底完蛋了。
英语是他的软肋,在全英和双语环境中学习,没有好的英语底子是完全行不通的。接下来的这场冲刺好比拉锯战。他整天和天书般的音标、单词作战,刚开始觉得成效很小,后来在同伴的鼓励下,开始把中午放学后、午休以及晚修后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全力攻克英语,然后竭尽全力听懂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不懂的问题随时记下来,想办法问老师和同学。在老师和小伙伴的帮助下,他从班级倒数第三进入班级第九名。在演讲的最后,他用了奥巴马的那句 “Yes , we can! Yes, we did!”, 班主任 Rosea 都被他鼓舞了,印象中他是一个上台就发抖张口说不出几个字的人。
林锦航来自于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爸爸妈妈直到现在都在学英语。母亲对他的要求很严格。父亲是商人,常常拿职场的道理和经验教育自己。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嗦,但是他深知父母的话语都有道理,都透着对自己深深的爱。
爸爸常对他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即使失败也值得,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哪怕是玩游戏也不例外。初一时,他参加了我校国际部举办的爱丁堡野外生存夏令营,自学了野外生存自救知识考取资格证。
他十分崇拜探险家贝尔 ∙ 格里尔斯,在班级系列偶像 主题 班会《我与爱豆》上,他为全班同学介绍了贝尔这位 “ 永不放弃 ” 正能量偶像,并向同学们分享了 “ 不要让你的梦想存在你的梦境里 ” 这句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话。
身为纪律委员的他,还想感谢的人是已经赴英国留学的老班长。 “ 他帮助了我很多,教会我很多东西。我们三个都很想念他。 ” 林锦航说道。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人物档案 NO.3
姓名:汤子昊
爱好:阅读、演讲、摄影、视频剪辑
偶像:乔布斯、马云
格言: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请低下头去学习。
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相似,汤子昊在初一的时候,成绩很一般,爱玩,学习的心态还没摆正。可是现在的他,早上六点闹钟一响就爬起来,吃完早餐就看书, 复习老师刚刚讲过的知识。如果白天有问题没有弄懂,他会在晚修后在宿舍的楼道的灯下,继续查字典,复习,思考,直到弄懂为止。现在,他的成绩已经稳定在前 10 名。
子昊认为自己进步最大的来源在于思想的转变, “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 。只有彻底转变自己的思想,才能真正听得进家长和老师说的话,才能真正拥有学习的动力。
此外,他在国际部学生会任职,热衷于摄影、做视频剪辑,对传媒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 这都源于国际部给了我很多平台,让我有机会去演讲、锻炼,组织各种活动。特别是已经赴澳洲学习传媒专业的 IFP 班的王嘉昊学长,给了我很多转变。无论是视频作品还是组织各种活动,他做的很多事情都让我十分惊叹,我也很想做成他那样。嘉昊学长激发了我,启蒙了我。他帮助我订下的目标,如今我都做到了。现在,我要去完成更大的目标。 ” 渐渐地,他学会了去独立,学会了自我激励,通过各种尝试在每一件事情中努力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分享会当日,子昊的父亲汤建军先生在发言中以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 ” 与家长们共勉。采访中,子昊说,自己的父母确实一直都是自己的榜样。他说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学会怎样跟孩子交流,怎样与孩子融洽相处。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商人,父亲给予他经验,他反馈给父亲成长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是父亲和他共同的转变与成长。
笔者眼前的汤子昊,虽然身材单薄,但是思想却一点不单薄。说起自己的 “ 精神成长史 ” ,他越说越有兴致,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些话来激励自己,例如,乔布斯曾经三顾茅庐,对时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的约翰 . 斯卡利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 你是想卖一辈子的糖水还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 ;马云曾说: “ 晚上想想千条路,明天继续走远路。要行动,不能仅限于思想里的幻想,白日梦。 ”…… 这些话语总是会不停地给他力量。
在班上,他曾有个很好的朋友,现在去英国读书。在自己迷惑的时候,朋友跟他互帮互助,在他有犯错的时候,朋友帮他指正。对于成长来说,拥有正能量的朋友实乃人生一大
“
幸事
”
。
“ 林书豪,乔布斯,贝爷,都是我追寻过的人。看到学生有和自己共同敬仰的人,我也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 , 曾获两届 “ 特色班集体班主任 ” 称号的班主任罗海燕老师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