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科组成功举行“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讨活动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6-05-17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本网讯(撰稿:吴宇亮)为了研究如何将微课引入高中生物课堂,让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5 16 日下午,我校高中生物科组在阶梯教室 527 举行了“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讨活动,探索微课在课堂如何切入达到高效应用的目的。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黄世勇主任,市教研室黄增寿生物教研员,市教研室科研部、中山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兰岚老师及中山市生物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学校刘诗雄校长、叶振涛副校长、连进城校长助理、彭嗣浪主任及全体高中生物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首先,吴宇亮老师执教高一( 1 )班,上了题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的复习课,课堂内两次使用了微视频,一次是 精子形成过程的动态视频 ( 动画型微课 ) ,用于回顾较久前学过的内容,快速直观引起学生的记忆;另一次是基因重组类型的自绘画视频 ( 录屏型微课 ) ,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画图理解文字内容,提升学生的画图能力,并运用画图解决相关知识。第二节课中,伍小锋老师执教高二( 4 )班,上了题为《光合作用》的复习课,本节课主要通过微视频《绿叶中色素提取》(拍摄型微课)对考点进行知识梳理,同时通过知识问题化,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两节课的相同点在于重难点学习以微视频的形式进行,一方面通过视频形式唤醒同学们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拓展,形象直观地去解决重难点。

研讨会开始,吴宇亮老师介绍了国内外微课发展的情况,并介绍了自从 2014 年以来,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中山市电化教育站推出的“中山微视频资源平台”( http://wk.zsedu.net:8080/activity.do?action=index ),举行的三届中山市中小学微课评比活动。吴老师谈到微课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可在课后反复观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反复观看微课程有助于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不强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谈到微课目前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方向。伍小锋老师也谈到了应用体会:微视频具有针对性强、结构紧凑、直观形象的特点,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从而降低了认知难度,为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条件,特别是能克服实验设备、时空条件、实验效果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演示课堂实验,填补实验空缺。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 市教研室黄增寿生物教研员首先谈到华师中山附中高中生物科组整体水平高,去年被评为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十优科组是全体老师努力的结晶。对于本次活动,黄老师谈到 微课灵活地应用于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些教学片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节约课堂时间,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为接受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听懂又羞于找老师解决导致不懂的知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次活动展示了在课堂上如何高效应用微课,体现了微课在课堂上运用的价值。黄世勇主任首先讲到“华师中山附中的数据节节上升”,高度赞扬了我校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并肯定了我校高中生物科组的做法,黄主任还介绍了美国、上海等地区的一些微课的应用现状,提出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手段进入了中山市的教育领域,华师中山附中高中生物科组本次活动探索了微课在课堂如何切入达到高效应用的目的,对微课导学的课堂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实践,并提出建议:设立学校的微课资源网,做成微课系列。

最后,刘诗雄校长感谢黄主任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及 中山市黄世勇名教师工作室对本次活动的指导, 刘校长希望高中生物科组将微课做大做强,做出一系列资源,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之成为高中生物科组的一个品牌。

图一:吴宇亮老师授课

图二:伍小锋老师授课

图三:听课的专家和老师

图四:黄世勇主任点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