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一些体会:“上课听的懂,下课不会做 ”; “下了很大功夫,怎么成绩上不去呢?”;“我的思路都是对的,为什么阅卷老师还扣我的分数?”以上等等现象,都源于没有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要养成那些良好的习惯难呢?下面谈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中物理的学习,光靠听和记忆是学不好的,关键要在于要独立思考,老师讲的例题,只是给出了一道题的解法,光记住这个题的解题过程是没有用的,年年岁岁都高考,岁岁年年题不同。这就要求从例题的分析中,掌握怎样分析物理情景,怎样受力分析,一般都有那些常规的思路,怎样去把一些组合题进行分解,化难为易等等,这些才是听例题的目的。而在日常的作业时,有的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做思考,立即去问老师或者同学,或者把答案立即拿出来看,这样实际效果不大,时间久了,容易忘记,而要多思考,实在不会,再去问老师,只要多思考,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勤于练习的习惯
物理规律,定律,解题技巧,不是靠听讲,看例题掌握的,就像游泳教练交给你游泳技巧,你必须下水练习才能掌握一样,对于物理学习,必须做一定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一道难题做完后,要进行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反思用到的物理方法,反思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对于高三,进行限时套卷训练,可以锻炼自己答卷的技巧,这也是必要的。
三:建立错题集的习惯
许多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时,都谈到了建立错题档案的必要性,而这正是许多学生忽略的,认为太花费时间,不值得。其实不然,一道错题,往往暴露出自己在知识和技能或者思路方面的不足,通过对这些错题的整理,反复去思考,可以很好的弥补自己的缺陷,可以有效的避免相同错误的重复出现。只要坚持,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四:规范解题的习惯
在物理考试中,许多学生的思路都是对的,但却得不了高分,往往就是解题不够规范所致,表现在物理题做成了数学题,只有数字,没有物理公式;或者是不按分步列式,没有得分点,或者是必要的公式定律没有出现,导致非智力因素而失分;或者没有养成画草图的习惯,导致分析物理情景或者分析受力时出现了漏洞,因此,要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五: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题目越来越灵活,对学生能力的考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习物理时,遇到问题,要展开讨论,研究,甚至争辩,对于不同的看法要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在交流中相互启迪,促进能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总之,物理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便可以终获成功。
信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