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第二十四期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5-04-10 00:00
分类: 工作简报

总校办公室编印 24 2014 9 13

高效课堂 说开去

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员裴光亚先生为我校老师讲学

8 28 日下午,武汉市教科院数学科教研员、数学科主任、中学特级教师裴光亚先生来到我校,为全体教师作了题为“从‘高效课堂’说开去”的讲座。

裴光亚老师在讲座中说到,近年来人们对“高效课堂”的追积极而热情的追捧,反映了教育领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迫切愿望及对课堂教学现状的不满,不过很多人对“高效”的理解比较片面,虽然也对“高效”注入了很多元素,但有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和“高效”联系了起来,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追求“高效”而提出了“三讲和三不讲”的说法,即老师在课堂上只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而“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可以说这“三讲三不讲”一时大行其道,甚至几近流行,这样的提法及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裴老师说,很多大师的做法是让人非常敬佩的,比如张景中先生、沈元先生等在一些人以为“三不讲”的地方,却讲得那样倾情,那样有特色,那样的激动人心,那样的出人意料,那样地令人震撼,所以沈元先生之作用于陈景润,陈景润就证明出了“ 1+2 ”的猜想。福建师大的孙绍文教授说:语言教师最大的难处就是面对学生一望而知的课本,要讲出他们一望无敌的奥秘来。虽然是“一望而知”,但孙先生还是要讲,而且把讲作为对语言教师最大的挑战。

至于“三讲”,说只讲易混、易错、易漏点,就可以防范混淆、防范错误、防范遗漏,其实大谬不然。我们曾经用了多少方法来应对错误――什么错题集、错题卷、常出现的错误,甚至老师假想出的错误等等,在错题上反复警示、反复训练,这种通过防范错误本身来防范错误的办法,究竟有多大效果?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这种做法实际上只注重了结果却忽视了学生的经历、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忽视了学生的经历后的教训,蛮横地把结果与过程隔裂开来,学生缺乏了这些,也难怪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屡犯同样的错。

他说,“三不讲”提法是错误的,因为老师的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轨道,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又可使学习活动展开,整合学习成果,处理学习问题,展望学习前景。

之后裴老师对高效课堂做了一番描述,他认为可以把一堂课分为开局、中局、结局三个部分。高效课堂的开局应该引导学生“愤和悱”,开启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兴趣,使其有学习的愿望。课堂的中局,是一堂课的主体,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的生成、情感、态度、视野、价值观的发展,据此把老师的教学分类为:奉送真理、阐明真理、教人发现真理。比如对一个问题,我们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甚至对学生的问用“规定”为这样,这是“奉送真理”;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阐明真理”;而老师围绕某个主题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经历、去尝试研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是说“教人发现真理”。理想的教学设计是教人发现真理,当无法找到引领学生发现真理的路径时,我们才会阐明真理,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奉送真理,奉送真理这是我们老师的最后防线。结局环节或告诉我们的收获,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或提出问题为下一次课作铺垫,让学生有一种对新课的企盼。

最后裴老师说,实现“高效课堂”要坚持三项原则,即“坚持价值引领,坚守学科本性,坚信以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支点”,注重选择或者构建适合的方法。我们老师必须明白,知识很重要,但比知识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重要的是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可谓千头万绪,其实最应该做的只有二件事: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学生思考;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来学习。

裴老师虽然没有明确给“高效课堂”一个界定,但他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引起了每一位老师的深入思考,“高效课堂”是怎样的模式,有怎样的标准,已经显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观念的不断更新,使得我们从单纯的追求知识到重视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引导、视野的开拓、价值观的形成。 ( / 刘升 )

高瞻远瞩做教育 因地制宜开课程

省教育厅教研室姚跃涌主任莅临我校做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8 30 日下午,学校邀请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教育专家、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物理科主任、特级教师姚跃涌为全体华附教师作了一场关于“新阶段中学课程与教学”的报告。姚主任从广东教育特点谈起,强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抓好课程设计,进行分层教育教学。整个报告的内容系统而不笼统,理论性强又不失生动,场内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报告最后我校总校长刘诗雄先生发表讲话,鼓励全体中学教师会后认真研究姚教授的报告精神,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努力钻研,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山华附的老师们可以与姚主任进行更深的交流与探讨。(文 / 刘玉红)

高屋建瓴解读英语教材,生动形象指点教学迷津

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凤岐老师莅临我校讲座

8 29 日下午,全体初中英语老师在行政楼 309 聆听了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凤岐老师关于初中英语新教材解读的精彩讲座。安老师从新教材编写思想和框架、教师用书的编写意图以及配套练习册的使用三大方面,生动而详尽地介绍了新教材的教学体系编排和教材使用方法,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安老师还讲授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技巧和方法,让全体英语老师深受教益。本次讲座由教学处副主任许桂华主持,中学校长助理杨希也参加了本次讲座。(文 / 许桂华)

教师节报道

港口镇党委书记吴翘楚莅临中山华附慰问教师

9 6 日,在第 29 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港口镇党委书记吴翘楚,在港口镇文体教育局副局长黄永欢的陪同下,莅临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慰问教师,与学校领导、老师们亲切座谈。

在座谈会上,吴书记表示港口镇党委政府一贯重视中山华附的办学,认为中山华附取得的良好的办学成绩也是港口镇的光荣,港口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中山华附的办学,并勉励中山华附的领导和教师再接再厉,在高考、中考继续取得好的成绩。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小学总校长中学校长刘诗雄代表学校董事会代表学校向港口镇党委政府对中山华附的一贯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学校要为港口镇的教育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座谈会结束之后,吴书记一行还来到教师办公室看望教师,祝老师们节日快乐,并鼓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培养英才,不负社会和家长的重托。 ( / 蔡晓纯 )

附中初中语文老师陈利梅荣获全国语文教学展示课大赛特等奖

2013 7 28 8 3 日,中国教育部重点课题“转变学习方式” 2013 年研讨会于黑河市隆重举行,附中陈利梅老师荣获全国语文教学展示课大赛特等奖。

7 29 日,中国教育部重点课题“转变学习方式”展示课于黑河市第二中学拉开帷幕,大赛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来自全国各地的子课题学校派出优秀老师向与会的代表们献上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充分展示了当今语文教学教改的新风貌。经市教研室张宝华与学校语文组选拔推荐,附中陈利梅老师代表广东省初中组的进行展示课的比赛。陈老师所选的是梁衡的《夏感》,此文具有 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作者以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大声地赞美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彰显着景美人勤,劳动是最美的,最光荣的,是流淌着苦涩的汗水,收获着播种希望的。作者这种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 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创作精神,其实也就是对生活在较底层的广大劳动农民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礼赞,令人叹服。
《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要在短短的 40 分钟里演绎出教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对课文的深广的内涵的解读,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在课堂上,陈利梅老师用先进的理念,以自主 --- 合作 --- 探究为主线,层次性的结构(说夏 -- 读夏 -- 绘夏 -- 品夏 --- 悟夏 -- 写夏),反复朗读,推进品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达到了学生、老师、文本、生活的多元融合,课堂以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水到渠成地展现了文本内涵: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黄金的季节,黄金的年龄,美好的一切都来源于劳动,这是对天人合一的劳动的讴歌与赞美。陈利梅老师以稳重的心态,饱满的情感,流畅的语言,敏捷应变思维使这节近乎完美的《夏感》语文课得到了评委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夺得了本次大赛特等奖的殊荣。

2010 5 月,我校初中语文申报该组委会的国家子课题《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研究》并获立项通过,于 2013 6 月顺利结题。在课题总部的要求下,我校代表广东省的子课题学校参加了本次“课题结题成果展示”的阅读教学课展示。(文 / 彭修芸)

附小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圆满成功

为了让一年级新生熟悉并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从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开学前夕,华师中山附小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学前教育培训活动。

在学校德育处的精心组织及安排下,为期两天的新生学前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培训过程中,各班正副班主任、科任老师及生活老师紧密配合,在教学区及生活区组织带领本班学生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学前教育培训课:熟悉校园环境、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卫生习惯教育、安全教育、路队训练及各学科常规要求。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快速适应了新校园、新生活、新学习。另外,班主任们还从细节入手坚持每天电话或短信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放心。

笑声朗朗,书声朗朗,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 210 个花朵正在迎着朝阳,扬帆起航,走进知识的海洋! ( / 张海珍 )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附小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活动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 8 31 日下午,华师中山附小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活动也如期而至。培训活动由梁婉仪校长主讲,德育处戴必俊主任主持,唐梅副校长、罗国荣校长助理和学校全体行政参加了活动。

培训活动中,梁婉仪校长分别作了“我们的学校”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专题报告。梁校长首先感谢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来校参加今天的培训,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家长们的光临表示真诚而热烈的欢迎!紧接着,梁校长简明扼要地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规模,向家长阐述了学校立德树人、以质兴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两个意识”“三个坚持”的办学思路,在日常工作中,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以课堂教学为阵地,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以阳光德育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体艺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讲座中,梁校长先剖析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然后从“家庭”“家长”“家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指导,对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一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成长打造隐性教育课堂;二是家长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切实肩负第一责任人的教育职责;三是家长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展家庭教育。

幽默睿智的比喻,生动活泼的讲解,形象具体的分析,梁校长的讲座赢得了家长们一次一次的掌声;对家庭教育理念独到的见解,更是赢得了与会家长们的共鸣。活动结束后,十几位家长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簇拥到主席台前,和梁校长打招呼、握手,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山华附隆重举行庆祝第 29 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2013 9 7 日下午 6 点,中山华附全体教职员工,汇聚在一起,举行了第 29 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及表彰大会。

首先,对在过去一年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业绩优异的唐梅等 9 名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创先争优评比中荣获中山市优秀党员荣誉称号的戴必俊等 6 位共产党员;罗亚莲等 12 名镇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朱洪生等 7 名镇级师德标兵;冯善玉等 116 名学校优秀教职工予以表彰奖励,校董事长陈振初先生及 各位校级领导向获奖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金。

接着由学校总校长刘诗雄代表学校董事会向全体教职员工表达了节日的问候,刘校长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中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并对全体教师表达了最真诚的谢意,同时也勉励老师们努力在学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加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我校教育事业再谱新篇,并以此作为对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的陈董事长最大的谢意。

表彰会期间还进行了节目表演和抽奖助兴活动,精彩的演出把现场的气氛一层层地推向了高潮。 ( / 刘升 )

【荣誉速递】

●在 “中山市学校先进家长委员会”、“中山市班级先进家长委员会”的评选活动中,附中家委会被评为首批“中山市学校先进家长委员会”。同时,附小杨新美老师带领的五( 2 )班和附中罗海燕老师带领的初三( 7 )班也获了首批“中山市班级先进家长委员会”荣誉称号。(张秀芬)

在“中国教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教育部重点课题‘转变学习方式’研讨会”,附中初中语文科组陈利梅老师的论文《“读”领风骚》荣获中学组一等奖;邢军英老师的论文《自主性学习内涵之浅析》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刘金宪老师的论文《视觉思维,让初中语文课堂更高效》荣获中学组一等奖;洪雄老师的论文《让规范写字课重回初中生身边》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彭修芸)

●在“ 2013 年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附中高二( 17 )班学生郑八方、张国兴两位同学荣获省一等奖,庄家雨同学获省二等奖,罗坤丞、陈胤达、李泽民三位同学获省三等奖,梁招裕老师荣获优秀竞赛辅导教师。(化学组)

●在中山市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现场写作比赛中。附中初中语文组丁倩老师的选题《化肢解为整合》,董晓霞老师的选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彭修芸老师的选题《我的教育智慧》均获二等奖。(彭修芸)

在“第七届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创意大赛”中,附中初二数学科组教师赵志刚、孔凡忠老师均获一等奖(数学组)

●在中山市“争做平安使者,共享平安成果”中小学生普法知识书画大赛中,附中初中学生林勋获初中组绘画一等奖;赵安琪同学获高中组绘画二等奖;陈启煌同学获高中组书法二等奖;赵曼玉同学获初中组绘画三等奖;王一婷、张维荔同学获初中组书法三等奖;潘楚宣、白佳义同学获小学组绘画三等奖。 ( 艺术组 )

第七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附中共有 11 位同学获喜获佳绩。其中,初二( 7 )班李丹、初二( 12 )班 周庭辉、初二( 16 )班廖洁瑜获得一等奖,指导老师: 张爱粉、 曹小亮、 陈七零。(曹小亮)

报送: 市委组织部、两新党工委、市教育局党委办公室、市教育局办公室、华师大教育发展中心、港口镇教办等单位。

抄发: 学校各科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部分兄弟学校。

共印( 150 )份

信息录入:caixc    责任编辑:蔡晓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