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生物科组后进生转化情况表
(部 分)
2010-2011 学年 高一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韩雪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戚铭豪
|
30
|
63
|
良好
|
5
|
杜永强
|
29
|
56
|
一般
|
6
|
吴鹏斌
|
34
|
41
|
不理想
|
6
|
李燕芳
|
33
|
63
|
较好
|
6
|
黄浩进
|
42
|
76
|
良好
|
7
|
冯晓俊
|
38
|
72
|
优秀
|
7
|
方美施
|
31
|
69
|
良好
|
8
|
萧灿彬
|
36
|
56
|
一般
|
8
|
李树君
|
32
|
63
|
良好
|
8
|
邓国柱
|
35
|
4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辅导老师付出的耐心和精力都有了较好的汇报,后进生的生物科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期末考试中,这些学生都取得了相对好的成绩,所以看来,后进生的转化方法是对的,是行之有效的,也可以看出,只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提高的。
|
2010-2011 学年 高二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伍小峰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4
|
邝国荣
|
30
|
63
|
良好
|
4
|
黄嘉成
|
29
|
56
|
一般
|
4
|
张力
|
34
|
45
|
不理想
|
5
|
叶子文
|
33
|
63
|
较好
|
5
|
刘铭驹
|
42
|
66
|
良好
|
6
|
林青桦
|
38
|
72
|
优秀
|
7
|
梁远威
|
31
|
65
|
良好
|
7
|
吴嘉丽
|
36
|
56
|
一般
|
8
|
葛亮明
|
32
|
63
|
良好
|
8
|
张金龙
|
35
|
4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对于要转化的后进生,成绩都有一定的进步,有些同学进步比较大,达到很好的转化效果,但有个别同学在转化的过程与老师配合得不是很好,所以成绩有比原来有下滑的现象,应该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争取在后面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能收到更好的成果。
|
2010-2011 学年 高三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吴宇亮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陈文雄
|
30
|
63
|
良好
|
5
|
高雄本
|
29
|
56
|
一般
|
5
|
陈博
|
35
|
41
|
不理想
|
5
|
陈中科
|
33
|
63
|
较好
|
6
|
杨思睿
|
42
|
69
|
良好
|
6
|
陈杰明
|
39
|
72
|
优秀
|
7
|
梁润深
|
31
|
69
|
良好
|
7
|
黄家浚
|
37
|
56
|
一般
|
8
|
梁小龙
|
32
|
63
|
良好
|
8
|
黄健峰
|
36
|
4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教师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没有虚伪的外表,愿意和学生一起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在案例中,当学生心理最脆弱的时候,教师用真诚坦白的话语巧妙地消除了他们刚刚产生的心理障碍,给了他们一份亲切、一点自尊、一片希望。所以说,教师的真诚必定会换来学生的真诚,只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提高的。
|
生物科组后进生转化情况表
(部 分)
2011-2012 学年 高一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韩雪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萧骏贤
|
30
|
63
|
良好
|
5
|
陈文扬
|
29
|
56
|
一般
|
5
|
邓逸韵
|
24
|
21
|
不理想
|
5
|
梁嘉荣
|
23
|
53
|
较好
|
6
|
何展华
|
42
|
66
|
良好
|
6
|
苏永照
|
38
|
72
|
优秀
|
7
|
谢名灼
|
21
|
59
|
良好
|
7
|
林建浩
|
16
|
36
|
一般
|
8
|
陈�骋
|
22
|
43
|
良好
|
8
|
黄斌
|
15
|
2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教师要无条件、积极地关注与接纳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要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表达氛围。“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一种巧妙的暗示,是耐心、爱心和期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教学机智。这源于教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源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全面了解。
|
2011-2012 学年 高二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顾学剑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陈嘉伟
|
30
|
63
|
良好
|
5
|
王洪
|
29
|
56
|
一般
|
6
|
邓烷婷
|
34
|
45
|
不理想
|
6
|
许烙贤
|
37
|
63
|
较好
|
6
|
麦朗培
|
42
|
66
|
良好
|
6
|
高智聪
|
38
|
72
|
优秀
|
7
|
袁俊聪
|
31
|
69
|
良好
|
7
|
方俊贤
|
37
|
56
|
一般
|
8
|
何紫茵
|
32
|
63
|
良好
|
8
|
陈祖怡
|
35
|
4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教师要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要感受学生的情感如同感受自己的情感一样。教师很清楚地感受到是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激发学生改变窘态的动机和潜在的能力,使他迅速地树立自信、突破自我,切身体验到自己是被教师、同学高度重视和注意的,并且已经在焕发光彩。
|
2011-2012 学年 高三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伍小峰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李秀文
|
30
|
63
|
良好
|
5
|
杨晓威
|
24
|
56
|
一般
|
5
|
郑梓言
|
34
|
41
|
不理想
|
6
|
林振豪
|
33
|
63
|
较好
|
6
|
李依莹
|
44
|
66
|
良好
|
6
|
何倩婷
|
38
|
72
|
优秀
|
7
|
卢均浩
|
31
|
69
|
良好
|
7
|
周绢岚
|
34
|
54
|
一般
|
8
|
刘锡麟
|
32
|
63
|
良好
|
8
|
朱嘉杰
|
35
|
5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教学活动,多鼓励他们 , 发现闪光点。就算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的字很漂亮”、“你坐得很好,老师喜欢你……”也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应在合作、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的转化,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
生物科组后进生转化情况表
(部 分)
2012-2013 学年 高一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韩雪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赖家良
|
30
|
63
|
良好
|
5
|
萧展�
|
29
|
56
|
一般
|
5
|
叶伟龙
|
24
|
38
|
不理想
|
5
|
郭凯锶
|
23
|
63
|
较好
|
6
|
施宇轩
|
42
|
66
|
良好
|
6
|
梁昊
|
38
|
72
|
优秀
|
7
|
李蓥康
|
21
|
59
|
良好
|
7
|
董笑华
|
16
|
46
|
一般
|
8
|
袁思涛
|
22
|
63
|
良好
|
8
|
方应健
|
15
|
6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
2012-2013 学年 高二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顾学剑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唐静欣
|
30
|
63
|
良好
|
5
|
陈盛坚
|
29
|
54
|
一般
|
5
|
刘仲安
|
34
|
44
|
不理想
|
5
|
邓杰龙
|
33
|
63
|
较好
|
6
|
林瑞涛
|
42
|
66
|
良好
|
6
|
余志鹏
|
34
|
72
|
优秀
|
7
|
卢彦伶
|
31
|
69
|
良好
|
7
|
何津源
|
36
|
56
|
一般
|
8
|
张可欣
|
34
|
63
|
良好
|
8
|
刘佳胤
|
35
|
4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多花一些时间了解后进生,理解他们,尊重爱护他们。在课堂上优先对待他们,不要总把目光停留于优等生。要心里时刻装着后进生,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如面对调皮掏蛋的学生时,教师要有涵养,不要急躁冲动,要机智地巧妙化地让问题留到以后再想办法妥善处理。
|
2012-2013 学年 高三 年级 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伍小峰
班级
|
后进生姓名
|
期中成绩
|
期末成绩
|
转化结果
|
5
|
梁玉妹
|
30
|
63
|
良好
|
5
|
苏洁铃
|
29
|
56
|
一般
|
5
|
叶瑞娣
|
24
|
31
|
不理想
|
5
|
张慧瑜
|
23
|
63
|
较好
|
6
|
梁志勇
|
42
|
66
|
良好
|
6
|
麦灌明
|
38
|
72
|
优秀
|
7
|
李峰
|
21
|
69
|
良好
|
7
|
王淼林
|
16
|
46
|
一般
|
8
|
徐财超
|
22
|
63
|
良好
|
8
|
陈志滨
|
15
|
56
|
一般
|
转
化
反
思
|
多问他们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科代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
信息录入:wuyuliang 责任编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