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山华附生物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新一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生物教学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以及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目标,而达成以上目标的关键在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实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此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就课堂教学中四种课型做以说明:
一、新授课要求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 、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借助有效的情景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利用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的接受课题的探究。
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 )课题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学习的主要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 2 )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题学习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 3 )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水平实际。( 4 )创设的情景要有探究空间、少而精 , 呈现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可望也可及。
2 、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可以先说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也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到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时进行。
【学案导学,合作交流】
1 、通过集体备课,结合个人特点,编制适合教材内容、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学案中应把本课时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非常清晰、条理地展现给学生。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中的关键字词可留空,让学生当堂分析、填写,以增强印象。每一个知识的后面应设计 1―2 个思考题,针对该知识点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和特别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辨析、思考或适度的拓展。
2 、学生自主完成各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提倡自主思考,最大限度的自主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导学案中和教材中相关的思考题,主要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展示思维,点拨提升】
1 、在自主学习、互助交流的基础上,让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3 、有些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提出疑义,但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识而自己没有发现,教师对这样的问题也应做出必要的点拨和讲解。
【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1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回扣。
2 、教师通过提问或其它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能掌握课时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
3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
【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1 、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题目,进行课堂达标检测,题目应注重考察本课时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大,以 5――10 分钟为宜。
2 、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3
、就其中重点知识,布置适度的课下作业,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
二、讲评课要求
【自主纠错,找准原因】
1 、上讲评课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出每道题的答正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2 、教师先将整套习题的标准答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把做错的题目改正过来。
3 、要求学生找出每道错题的出错原因,为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归纳出几条学生主要的错因,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仔细;计算有失误;做题不规范;解题能力不够等。让学生把做错的题进行归类,找准错因。
【归类点拨,方法指导】
1 、教师对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整理、分类,在课堂上集中讲评。讲评按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分类进行,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错误原因分;根据题型分;根据知识点分等。教师可选择其中一种适合本课时所讲习题的方法,进行分类讲解。
2 、教师在讲评时,不仅要讲出题目的正确做法,更重要的是进行方法指导。如:针对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而出现的错题,就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包括在审题时如何找关键词,如何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等。
【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1 、让部分出现比较典型错误的学生讲出他们当时的解题思路,把他们的问题暴露出来。
2 、师生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今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变式训练,升华提高】
1 、对每一类错题都设计几个变式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2 .通过变式训练,归纳、整理出这一类题目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明确此类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免。
【反思总结,二次过关】
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所讲的习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哪些我们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哪些还有欠缺。对于单元练习,还可以总结出知识网络。
2
、针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设计二次过关试题,以检查讲评效果。二次过关应尽量当堂完成。
三、复习课要求
【针对标、纲,确立目标】
1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考 考试大纲》和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2 、向学生展示出本课时所复习的范围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其中哪些是复习重点和难点,在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这些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新授课,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自主梳理,构建网络】
1 、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好复习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梳理本课时知识点的方法或平台,如:列表比较、填图、知识纲要、问题提示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知识梳理。
2 、在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构建出本课时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对于知识间联系的脉络清晰、比较容易构建网络的内容,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构建。对于构建网络比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在学案中设计出一个框架,指导学生完成构建。该环节也可安排在后面的总结反思时进行。
【疑难点拨,典题辨析】
1 、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所复习内容在新授课时的教学效果,必要时可事先进行一些调查,找出学生学习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在学案中列专栏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把问题完美解决。
2 、每一个讲解的知识点都列举出 1―2 个典型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这些题目,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能归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每道例题解决后,跟上 1―3 个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达标训练,提升能力】
1 、设计达标训练题和能力训练题各一套,前者的题目较容易,强调考查基础;后者可有一定难度,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不能太大,能基本覆盖本课时复习的主要内容即可,能让学生当堂完成。所用题目应经过教师的细心挑选,不能有错题、偏题、超纲题。每道题目应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同一知识点不要重复考查。
2 、如果时间允许,可当堂检查训练效果,做出评价。如课堂时间不允许,则收缴学生答卷,课后批阅,另择时反馈。
【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1
、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课时复习的内容做出总结,对复习的效果做出评价。
2
、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时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让部分学生口头进行反思,也可以在学案的最后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于对后面教学工作做出调整。
四、实验课要求
1 、实验课前教师应检查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可能用到的仪器、药品是否准备好,并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以便对实验内容的实际教学效果作出预测,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同时指导学生把和实验相关连的知识做好复习并做好该实验的预习工作。
2 、在实验课中可采取“阅读实验指导→质疑→答疑→小组实验→操作演示→分析讨论→巩固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实验指导 ,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 学生间先相互答疑,对暂时不能解决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 , 学生应按课下的固定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 教师对每组的实验进行具体巡回指导,特别是对显微镜的使用、装片的制作等基本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3 、实验后,教师可用电教手段或实验器材演示实验的关键步骤,通过对比让每个小组分析讨论,找出自己实验的不足,出现各种错误的原因 , 找出解决措施并解释开始的没有解决的疑问。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实验分析的能力。
信息录入:wuyuliang 责任编辑: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