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黄景洋  清华北大抢着要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5-06-17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本网讯(撰稿:张 高薇 候玉晓) 6 15 日,对中山华附 2015 届高三( 1 )班的黄景洋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收到了期待已久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录取信息。这让他既开心又有点忧心。因为 3 日前,他刚收到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清华建筑是我非常心仪的,但去过实地之后,我更向往北大的校园。”虽然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但同时面对两所国内名校,黄景洋此次也有些犹豫。

采访那天,第一眼见到他时,他身着浅灰色棉质 T 恤和米黄色休闲裤,低调而放松,彬彬有礼地不时地给人微笑,一下子就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难以抵挡的阳光气息。

全国笔试总分第二入围北大

黄景洋祖籍中山,出生于新西兰,持新西兰护照, 7 岁那年,回到中国上海,曾就读于上海中学国际部,初二那年,他跟随家人回到中山,并入读中山华附。这个有着全英文学习经历的孩子,不仅英语说得好,而且普通话和粤语都非常标准。

“刚来华附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是庆幸地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班主任,她叫马玲老师。在她以及班级各科老师的指导下,我进步很快。初三那年,我非常得拼,为了让自己保持好的战斗力,我甚至坚持在冬天洗冷水澡。终于在中考时考了 775 分,这个分数是当年那一届本校毕业生中最高的分数。”

享受学科知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在今年初,他先后报考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经过报名、笔试、复试、面试等程序,他以笔试总分第二名(语文 134 分,数学满分 150 分,外语 87 分)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预录取,并且将获得全额奖学金,每个月 2000 元的生活补助。在清华的考试中,他的成绩同样优异:数学 95 分、英语 92 分、物理 85 分( 100 分制)、化学 43 分( 50 分制)。相比而言,他更满意北大的成绩。他说,两校的英语都是百分制,清华相对而言更简单。数学方面,北大的试题比清华简单,但清华的数学和英语成绩都不如北大好。

“我最喜欢的科目是生物,因为我觉得这门学科很神奇。其实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当你逐渐深入的去学一门学科时,那些知识体系一一呈现在你眼前时,你会感到这些知识真的很奇妙,自己的求知欲被大大的满足了。”进入高中后,他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十名,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他对每门学科都保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自己实现了均衡发展。

零基础学素描一学期过关

由于报考的是清华建筑学专业,在笔试中还要加试素描考试。这对于零基础的黄景洋而言,也是一个挑战。然而,他只用了一个学期,就成功通过考试。“寒假时,招生简章出来,当时才知道有加试科目。于是寒假就去报了一个培训班,之后每天利用空余时间,不停地画,画着画着就好了。”黄景洋说。

没有前往北京参加考试前,黄景洋非常心仪清华的建筑专业,他认为,这与他的特长、性格非常吻合,有利于今后的发展。“我是个做事非常严谨的人,计划性、条理性很强,执行力也很高,学建筑需要如此。”黄景洋坦言,从小到大最让他骄傲的就是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能坚持将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

建立学科知识体系,逐个击破知识点很重要

在说起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他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一定要跟着老师系统地学,建立学科知识体系,从综合试卷上找出自己的薄弱点,然后逐点、逐个击破。这也是年级主任、语文老师贾山峰给他的建议,这个方法对他来说受益匪浅;二是平时的练习要谨慎,在考试的时候更要谨慎,能不出错一定不出错,这也是他每次考试能够发挥好的原因;三是要给自己定一些具体的目标,一定要开开心心地享受高三,因为它是充实的,每次的突破都能带来成就感。

要感谢的人很多

他说,在华附的五年,他所遇到老师都是好老师。这些老师不仅关心他,而且理解他。英语老师、高二年级副主任褚万新在自主招生考试这件事上所操的心,绝对不比他自己少。褚老师亲自去北京,为他联系自主招生的相关事宜,带着他去广州参加新汉语等级考试,甚至知道他的每一个节点,什么时候该考什么,即使不在身边时,也还发短信问候提醒。贾山峰老师常跟他聊人生、聊社会,聊怎样与人沟通,像父亲一般影响着自己。班主任刘敏老师在她迷茫和低落的时候,有时一做思想工作就是一两个小时,每次的开导都能让他动力十足满血复活。肖成林老师敬业,王承松老师不仅课上得好,人也非常可爱,数学老师张杰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在数学学科上给予了他非常大的帮助。在考试前,每位老师都给自己整理了复习计划,花了大量心血,令他非常感动。高中三年,班上的老师们甚至开会研究了辅导方案,连刘诗雄校长、叶振涛副校长也常常关注、关心他的学习。

华附激发了我的才华

当问及“在华附几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他说:“华附多彩的活动很好地激发了我的才华,这些活动展示了自己,丰富了我的个人生活,对学习也有利。”

平日里,他喜欢弹弹钢琴,打打网球,各种乐器也会一些。在学校举办的十大歌手赛上,他演唱了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在国际部举办的 I sing I show 外文歌曲演唱中,他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高二时,他担任指挥,带领全班同学在合唱比赛中演唱《黄河大合唱》获得冠军。当然,他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校学生会副主席。

感谢父母提供宽松的环境

除了学校和老师,他最想感谢的,还有父母。在他的记忆里,父母对他的学习是完全放心的,即便偶尔玩游戏他们也不会粗暴地加以制止。“他们的信任让我的成绩从最初的 70 名,升至 40 名, 20 名,甚至是第一名。”与之相反,父母却更在意他的生活习惯,只要稍有问题,就会予以指出。

“我的父母更注重培养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会用我能接受的方式来教我。”黄景洋说,父亲经常在饭桌上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以此来阐述一些人生道理,这对他的影响极大。而母亲则一直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无论他做什么,她从来不会提供解决方案,但对他的决定会绝对尊重。报考北大清华的亦是如此。“现在是去北大,还是清华,他们也让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还要再综合考虑一段时间。”

图一:南方都市报6月17日人物专版《“牛娃”黄景洋 清华北大抢着要》

图二:南方日报《校园达人》专题

图三:羊城晚报专题报道《学霸诞生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