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个性化的校园文化  促进育人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3-01-14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在中小学硬件建设、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日益趋同的今天,全力打造学校自己的德育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塑造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是关键要素。华师中山附中倾力打造“四层”文化,效果显著。

一、让表层的物态文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表层的物态文化呈现人文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花言草语,潜移默化。学校建设了“行知廊”、“文化宣传橱窗”、“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妙趣横生的科学发展史、品位高雅的艺术作品、纯洁稚嫩的学生书画、厚德笃学的石碑、鲜艳醒目的励志标语,将校园环境与教育理性有机结合。同时,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师生宿舍文化建设,教室、宿舍管理规范,物品摆放整齐;校园墙壁设置各种宣传专栏,让墙壁说话;展示先进人物事迹,让榜样闪光;地面摆放各种花卉盆景,力透生命的气息;墙角设置图书一角,营造书香氛围。

(二)让浅层的行为文化引导言行。学校通过举办“班主任论坛”、“年级主任交流”、“华附讲堂”,使学校每个成员真正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内化为实际言行,从而构建一种宽松、和谐的行为引导;总结并整理了数十条教师行为细节的温馨提示,如:校园弯弯腰,看见垃圾带头拾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变化,读懂学生的不同目光;带着微笑进课堂;蹲下去和孩子说话;让学生把话讲完;请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别动不动就“请”家长;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对学生的品行修养提出了 15 条要求,“任何时候不要让一个随手扔东西或随地吐痰的动作使你美丽少年的形象变得丑陋”,“上课和自习时不要出教室,课桌上不要有任何饮品和食物,不要喝水和吃东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向校园里遇到的每一位教职工和来访的客人问好,当这成为你一生真诚的习惯时,你不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而且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当这些文化行为基本成为师生的行为习惯之后,久而久之就内化成了师生的思想品质,最后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新生的行为文化,形成一种办学的氛围。

(三)让中层的制度文化呈现生命关怀。学校以建立和美校园为宗旨,形成宽严适度、刚柔相济、能促进德育工作者积极性的管理文化。如将过去班主任奖惩条例改为星级班奖励办法,班主任每月除了固定的基础津贴 1200 元外,还拿出人均 300 元的奖励津贴对三星级以上班级的班主任进行奖励。仅一两个字的修改,凸现的是生命关怀。学生处定期组织“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为主题的恳谈日制度,了解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呼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人性,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酿成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相互合作的良好局面。

(四)让深层的精神文化引领人生价值。引导班主任、生活老师在人生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超越自我,在平凡的事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目前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认识提高了,对德育的理解深刻了,德育方法有新意了,如“敬业精业,常教常新”的教风和“勤学乐学,活学活用”的学风要求,“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视质量如生命,视学生若亲子”的价值追求。涌现出温春梅等 12 位中山华附最美丽的班主任、黄江萍等校园“十大优秀班主任”、徐艳丽等市级师德标兵等,一支师德高尚、作风扎实、纪律严明、爱岗敬业、成效显著的德育队伍已形成。

图一:校园四季鲜花灿烂 绿树成荫

图二:班级文化特色精致 催人奋进



图三:师生关系融洽和美 做人表率

图四:师德楷模层出不穷 进取向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