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教,课题导学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1-04-25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2011 4 22 下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副理事长、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语文学习专业委员广东省工作部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语文月刊》主编陈健伟教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部副主任,中山市中语会会长,中山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员张宝华老师莅临我校,聆听了我校初中语文申报的国家子课题“初中语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研究”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并且对我校该课题的中期的开展进行了有效的检查和指导。参加这次课题中期检查汇报工作会议的还有我校研训部叶振涛主任,教学处杨纯主任,沙溪中学教学处陆主任、董主任携同老师 7 人,阜沙中学余晓丹主任携同老师 5 人,以及我校全体初中语文老师。

下午 3 20---4 00 ,课题组观摩了我校初中语文组 洪雄 老师一堂精彩的综合性学习课《寻觅春天的足迹》, 4 00―4 20 专 家和 老师们翻阅了我们课题积累的有形资料,有《教师优秀论文集》、《优秀教学案例集》、《活动与成果集》、《自主学习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作业、学案、 洪雄 老师两班文集《青竹》。 4 20―4 40 初中语文科组长向专 家与 老师们汇报了一年来课题的进行情况及收获。会议最 后陈建伟 教授对课题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陈 教授对我们的课题工作作了充分的肯定,能够把握课题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来研究。这种思路在 洪雄 老师的课里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和阐述, 陈 教授对 洪雄 老师这堂课给以高度的评价,说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我们课题中的“自主”、“学习”、“学法指导”理念,那就是脚踏实地用行动研究课题的行为表现。

同时, 陈 教授就以这堂课为例对在座的看课(听评课)老师应如何看课进行培训指导。他说看课,首先看目标,这堂课授课老师始终围绕“春”这个主题,以“春天”为载体,老师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自主能力,目标相当明确。其次是看教学内容:本堂课分 3 个小组:摄影小组:生活采风 --- 镜头中的春天;文学小组:艺海拾贝 --- 美文中的春天:创新小组:绿色家园 宣传中的春天。拍摄小组学生用自己拍摄最美的照片,用自己最美的语言去解读;文学小组选择最美的文章里最美的片断,用美的语言去鉴赏;创意小组自己去创新,点评,每个环节都体现具体的教学方式,整堂课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延伸。内容相当丰富,整堂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乐趣,是一堂内容厚实的课。看课的第三个方面,是看课堂活动的展示,这节课有对话,有独白,有集体朗读,师生间的谈话放得开,收得拢,都能把内心想好的东西表现出来。可见 洪雄 老师是一位经验相当 丰富的 老师。看课的第四个方面是看教学过程,这堂课的过程中,有对自然的观察,有对文本的阅读,也有同学们自己的创作,延伸也很精彩,用音乐放飞心灵。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引领学生去享受的过程。当今语文教学就得敢于这样去解放阅课。 陈 教授这番话给在座的教师们以深刻而有力的启迪。

接着, 张宝华 老师就听课及课题的开展提出了真诚的肯定,指出从资料和课堂两个方面来看,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找到了研究的支点,取得了研究的初步成功。 洪 老师的课很稳重很精彩,教师引导有序,调动有方,很机敏地抓住了学生发言的精华。这不但是一堂很好的综合性学习课,更是一堂体现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口语交际课。学生的落落大方而有礼貌,口头表达流畅,语言优美,点评到位。 张 老师同时号召我们以这种模式去开展自己的阅读课,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和最适合自己风格的好方法。最后, 张 老师在课题研究这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希望我们紧紧围绕课题,从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学习操作的自为性,学习过程的自控性三个方面进一步更具体更深入去研究,让自主性学习行为形成成果。论文等有文字的成果要紧扣课题,充分体现课题。并祝福我们课题能够圆满成功。

科研兴教,课题导学。感谢学校给予我们的支持,感谢省市课题负责人到我校进行的课题检查和指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及时的学习提升和促进的机会。沿着这个指导,我们也将扬起科研的风帆,继续探索。


图一:洪雄老师上公开课

图二:初中语文科组长彭修云老师讲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