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信念,矗立起受援学校的灵魂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0-10-30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天朗气清,秋意盎然。 10 27 日,华师中山附小一行共 7 人在梁婉仪校长、唐梅副校长的带领下,远赴英德市白沙中心小学,又一次迈上了千校扶千校帮扶之旅,本次帮扶行动的主题为“送爱送教、关爱如春”。

经过数小时的长途跋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所既熟悉又陌生的学校。短短几个月,受援校的校园环境、学习氛围和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有了很大的改观,崭新的教师办公楼、学生宿舍和由我校捐资兴建的爱心饭堂巍然屹立,令人惊叹。在受援校胡校长的陪同下,我们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在座谈中,梁校长盛赞受援校的变化之大,称赞了领导工作的雷厉风行和老师们饱满的工作热情。当谈及校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胡校长感慨万端,他说,学校今天的成绩完全归功于华师中山附小,特别是梁校长几次有针对性的座谈和专题讲座,对他们的触动可以说是彻底而深刻。的确,回顾我校的帮扶历程,这一年半来,我们是在用真情付出,用爱心导引,用信念扶持。首次的校情考察,梁校长便向受援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学校的发展靠的是人,不是物”的观念,给他们以冲击,以反思;在对我校回访的座谈中,梁校长结合我校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服务一方,发展一方”的办学理念,在耳濡目染的参观座谈中,受援校的领导逐步感悟到了办学观念和意识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冲击最大的一次,就是梁校长作的千校扶千校专题讲座,梁校长深入挖掘当地当校躬耕教育、甘于清贫的师德楷模,深入阐述了一个山区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根源,似平地一声雷,促老师们警醒,促老师们反思,加上开展了教育教学现场答疑活动,更如春风拂面,解决了困扰老师们多年的工作疑难,思路豁然开朗;陈伟魁老师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他干练的工作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出色的教育教学,在当校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一方水土,同一方生源,工作成效为什么这样显著,让人深思,……座谈中,胡校长对我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物质方面给予的帮扶如数家珍,他说,有梁校长和华师中山附小全体领导、教师的倾情倾力,有这样前沿的教育理念扶持,如果自己再不努力,再不改变,再不进步,不要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更对不起的是华师中山附小。是的,我校的执着、我校的无私、我校的先进,已经成为了这所学校革故鼎新的源动力,已经凝聚成为这所山区学校发展的灵魂。

座谈会结束后,罗国荣主任、戴必俊主任、陈倩老师就语数英三个学科各上了一节研讨课。课后,三位老师和各科听课老师进行了教学研讨,大家一致反映,三节课朴实无华,设计新颖,教师调控课堂能力强,对老师们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此次献爱心活动,德育处、少先队前期已做好爱心捐款活动,班主任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们收看我校千校扶千校各项活动视频,重现一年多来的帮扶历程,学生们被贫困山区的同学所感动,他们纷纷踊跃捐款,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送课活动结束后,举行了捐赠仪式,梁校长为 30 名特困生发放了每人 500 元的慰问金,为 25 名内宿生每人赠送了一套崭新的床上用品,同时还赠送了 500 本《学生优秀作品集》。交接仪式结束后,梁校长作了简短精练的讲话,她希望全体学生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自立,珍惜所有人给予的关爱,用好所有的捐款和物资,努力学习,战胜困难,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胡校长在讲话中,对我校给予的扶持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将带领老师、同学们,奋力拼搏,用行动感谢华师中山附小的关爱。

下午,我们随同受援校领导亲自走访了沈鑫锌、雷丽君两个特困同学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每人送上了 1000 元的慰问金。两位同学的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一天的帮扶活动,行程紧凑,内容丰富,既有物质上的资助,有教学上的指导,更有理念上的渗透。两校领导、教师座谈交流,共商发展大计,共研教学方略,情真意切,为英德这片丰收在望的土地,更添一份生机。


图一:参观校园

图二:参观电脑室

图三:我校援建的爱心饭堂


图四:两校领导座谈

图五:罗主任上数学研讨课

图六:戴主任上语文研讨课

图七:陈倩老师上英语研讨课

图八:校领导听课

图九:捐赠

图十:梁校长为特困生发放慰问金

图十一:合影

图十二:为内宿生发放床上用品


图十三:梁校长讲话

图十四:活动现场

图十五:换上新被子

图十六:语文教学研讨

图十七:数学教学研讨

图十八:英语教学研讨

图十九:走访特困生雷丽君

图二十:走访特困生沈鑫锌

图二十一:班级捐款活动

图二十二:班级捐款活动

图二十三:合影留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