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附学子:解读校长的育人理念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0-03-04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开学之初,刘校长对华附学子提出了“三有、三爱、三具备”的育人理念,引起广大同学理性的思考, 纷纷发表感言,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们中山华附学子具备良好思想素质。下面摘录其中几篇。

初一( 17 )班 何芊华:人生,因为有理想而精彩。正如刘校长所说的三有:有道德,有理想,有气质。其中,令我最有感触的是有理想。理想,因为拼搏而显珍贵,最终点,因为理想而显不同。新的一年,愿用行动,迈向自己的理想!

初一( 14 )班 祝艺哲:我是初一新生,但是,在华附的呵护下,我已经成长了四年。我最纯真最快乐的童年留在了华附,我也为此感到荣幸。以“三有,三爱,三具备”为原则,是新时代的要求;在中国,我们以“八荣八耻”为主责,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我心中,这儿早已为家,我爱这儿的生存法则。

不管今后我们就读哪所大学,从事哪一行业,本身素质尤为重要。社会是残酷的,自然界千百年来只遵循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适者生存”。出到社会,一个人的成功,少不了坚韧的意志力,厚重的责任感,旺盛的创造力,故我觉得刘校长提的“三具备”就是勉励我们当代中学生的人生格言。

没有道德,不会尊重别人的人,不会被人接纳;没有理想,一生碌碌无为的人,没有能力给家人幸福;没有气质,一身俗气的人,则会受尽白眼。学习是一生中不断攀向高处的基石,只有学习,才有未来;而爱运动,则能给自己带来健康――“革命的本钱”;爱劳动,会让爱你的人欣慰……

初二 (12) 莫晓雪:我认同刘校长的话,现代中学生一定要有理想,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因为理想,我们懂得该如何去奋斗与追逐;因为理想,我们不言放弃。理想给予我们奋斗未来的动力,它支撑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翻过高山,度过猛江。

初二( 14 )班 梁楚莹 几乎全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孩子最会做题。在中国书店卖得最火的是复习资料。新的时代,我们要有新的认识,我比较认同刘校长“具有旺盛的创造力”的观点。希望我们不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要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上课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如科技节之类,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高一( 12 )班 李泳仪:作为一个健康的高中生,必应具备良好的气质,与初中生对比有那么一些成熟,与老练的大学生有那么一些活泼。而我校刘诗雄校长提出的“三有,三爱,三具备”则是人格的完美塑造,是我们心灵成长的食粮。“有道德、有理想、有气质”,具此三有,必助你在上流社会拥有极好的名声,你看马云、俞敏洪、李开复等企业家都为我们做出表率,而中学阶段则是培养这些条件的最佳温室,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要懂得塑造自我。

高一( 8 )班 刘方宜:刘校长的育人目标简洁而富有内涵,我对“三有”中的“有气质”特别欣赏。我觉得一个现代人,不管读了多少书,不管你家财多少,首先心里要有阳光,这种阳光,就是在你身上具有的一种人格魅力。气质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更不用美丽的衣裳来装饰,它是内心里散发出来的纯净与刚毅,可爱与善良。

高一( 10 )班 蔡俊杰:理想,是对未来的憧憬,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它能促使我们努力奋发,拼搏奋斗,自古至今,凡成就大事业的人,必有远大的理想。审视我们身边的同学,习惯过安逸的生活,变得慵懒,没有了追求。带手机、玩游戏、沉迷言情小说……我希望大家具有远见的目光,塑造自己的未来!

高二( 2 )班 林韵:几句箴言,字里行间,简练中透出精辟,即便十三个无另类波澜起伏的育人目标,却深深地表达一位校长对其学生的重视,是长辈对晚辈的期望,是恩师对学生的祝福!一句“厚德笃学”发人深省,一句“懂得感恩”更具赤诚……“己立立人办教育,己达达人行天职”,刘校长承继着一套特殊的教育理念,润泽着每位华附学子的心,而我们要永远铭记着那句:“今天我以华附为荣,明天华附以我为荣!”

高二( 4 )班 黄闵怡:气质,一种精神的体现。虽不是具体事物,也不虚无飘渺。它需要外表、行为、语言来表现。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出来的。但它却可以在瞬间中展露。一个真正有气质的人在举手投足、一言半辞间散发出来的魅力,是任何淡妆浓抹、虚有其表的人都不能模仿出来的。在这当中,别人可以感受到你思想的高深、品行的高尚、心灵的纯正。



图: 学生面对记者采访侃侃而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