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华师中山附小新学年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在教学研究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专业化成长道路。开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从校长到老师,从语数英到综合科,人人教研,个个实践,学习、成长、反思成为了华师中山附小近期工作的代名词,学校初步呈现出以质取胜、追求高效的良好育人氛围。
专业引领――倡导本真的课堂教学文化。 前瞻的理念是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先导,理论支撑,实践检验,从而内化为教师教学的自觉、主动行为。梁婉仪校长,一位始终屹立在教改前沿的领导、教学专家,以其敏锐的目光、独特的视角和超前的教育教学理念牢牢把握着教改的最新动向。 10 月 12 日晚,梁校长作了题为“探索生态教育、营造生命课堂”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题讲座,她站在“对生命负责”的高度,深入阐述了课堂与学生生命、教师生命的本质联系,指出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摇篮,是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摒弃花哨的、不切实际的教师个人表演,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讲座中,鲜活真实的教学案例代替了玄幻的高阁理论,可操作性强。一个小时的讲座,老师们一个个困惑迎刃而解,一个个教学思路豁然开朗。像这样的教育教学讲座,学校每学期都有无数个,因为我们倡导的是每一次教师班后会都是学习会,每一个会都是提升教师专业的课堂。
率先示范――提升师生幸福指数的拉手。 真正的指导在课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往往需要最直接的、可以现学现用的东西。作为一校之长,日常工作之忙可想而知。老师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梁校长心里很清楚,拿起就有用,看着就能用的课堂实例是老师们最迫切需要的。拿着课本就能上出优质课的她,走进课堂便精神焕发的她,常常不吝啬自己,不顾惜自己,走进课堂为老师示范。每学期下来,她都要上不少于 5 节的示范课。 10 月 15 日,在听完老师上的互听互评课后,她又兴致盎然,不顾感冒未愈的疲惫,给老师们奉献了一节理念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课。课上,梁校长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个有价值的生成,引导学生淋漓尽致的发挥,自觉主动的学习。在生动真实的课堂范例面前,老师们教学意识得到熏陶,课堂行为自然而然得以转变。
实践运用――用课堂磨砺教师的教学行为。 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两轮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互听互评课,经过两年的发展,互听互评课更为实在、有效。同课异构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同组老师围绕着同一个教学内容,独立进行思考,自己完成教学设计。经过上课、交流等一系列的环节,让不同的教学思路得到碰撞,得到比照,进而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期,学校正在开展第一轮互听互评课研究工作,老师们积极参与其中,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课堂展示出来,把自己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来。这种有针对性地教研活动,效果显著,通过磨砺课堂,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交流探讨――不断拓宽校本研究的途径。 为了切实提高教研实效,不断拓宽教学视野,学校立足教师个人学习、研究、反思,同时,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藉此,来扩大教师的视野。教师上完公开课后,自觉地找校领导评课,找同事交流,在学校的走廊上、办公室,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围着校长、主任评课的情形,看到老师们相互交流的情形。学校充分利用和中学在同一校区的资源,邀请中学老师来听课、评课。同时,学校恪守“服务一方、发展一方”的办学原则,经常送教到港口教办,既服务镇区的教学工作,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样,聚万流为一渠,不同的教学思想在这里得到了融汇,形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清泉,滋养着华师中山附小这片沃土。
求真务实,拓宽思路。走在省一级学校的康庄大道上,华师中山附小把目光定位于以质立校、内涵发展的思路上,用实际行动去打造师生的幸福人生,去追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宏伟目标。
图一:梁校长作专题讲座
图二:梁校长上示范课
图三:郑老师在上互听互评课
图四:听课
图五:走廊上的指导
图六:课后交流
图七:坦诚交流
图八:中学英语教师指导教学工作
图九:悉心指导
(图:罗国荣、戴必俊)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