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异彩纷呈——中山华附与中山纪念中学开展高中政治教研活动

作者: 王艳萍
发布于: 2021-05-17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5月11日,华师中山附中与中山纪念中学高一政治同课异构活动在华师中山附中录播室举办。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授课老师分别是华师中山附中的喻凯军老师和中山纪念中学的向金岸老师,两位老师选取的是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我们打造出了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两节课,两位老师的课堂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喻凯军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三个问题,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接下来选取了中山市古一村民主自治的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所涉及的主体,各主体的功能定位及主体互动遵循的政治规则,深入理解村民自治在农村的良性运转,充分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魅力。紧接着喻老师以高考真题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村民自治的工作机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最后喻老师用两段视频展示了基层工作者们在自己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号召广大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在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抓住历史机遇大展鸿鹄之志。

图片1.jpg

图一:喻凯军老师授课

向金岸老师以自己的五一出游经历引出了令人心驰神往的三乡镇桥头村,用三个镜头展示了桥头村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在第一个镜头桥头之制中,用丰富的照片、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桥头村村委会。在第二个镜头桥头之治中,以如何规范养狗,建设平安桥头为主题,由八名学生组成村民议事会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民主管理的制度优势。在第三个镜头桥头之致中,向老师对学生提出了第一个要求,为宣传桥头村征集两条宣传标语,学生们兴致高昂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答案。第二个要求是希望学生走访桥头村,写一篇调研报告,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

图片2.jpg

图二:向金岸老师授课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中山市政治教研员夏建军老师,吸引到了中山纪念中学名师邹倦生老师、张利平老师、郎情老师和中山二中的秦燕老师以及本校六十多位老师的听课观摩。

在两位老师授课完毕后,由夏建军老师主持了评课环节。邹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以身边鲜活的事例设计情境,符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增加活动型课程的要求,在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收获知识、体验生活,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同。夏老师认为两位老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共性是都选了村委会,但在案例设计上喻老师的设问表现出了很强的理论性,而向老师的设计很好地展示了本学科性质。夏老师认为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由公办龙头的纪念中学和民办翘楚的华师附中共同打造,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学科教研水平,高效的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任务。

图片3.jpg

图三:中山纪念中学邹倦生老师点评

图片4.jpg

图四:市教研员夏建军老师点评

(摄影:张嘉尔  一审:赵幼丽  二审:张俐  三审:宋秀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