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霜天竞自由 班花烂漫展芳菲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7-02-18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文化是神奇的,文化是迷人的,文化是充满活力的。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它的生成与发展直接关乎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与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要打造好学校文化就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只有从班级文化抓起,把一个个班级文化建设起来,并充分地发挥各个班级的协调作用,方能为学校文化的形成、深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阳光德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积极探索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班级,通过班级文化的凝聚力、穿透力、同化力来对学生进行影响、熏陶、浸润;我们认为文化影响力的大小是判断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学校、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和最高境界;我们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我们提倡和鼓励班级文化“万类霜天竞自由”――自由的发展个性,自主的发掘潜能,自觉的追求梦想,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生动局面。

一、用心探寻: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我校之所以积极探索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班级,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 、是促进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

2009 年,学校秉承华南师大“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现代人”教育思想,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实施“以阳光文化培育阳光人格”的阳光德育。当时,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寻,到底要以学校哪一方面的工作为切入点、着力点来推进阳光德育的实施。通过查阅、检索大量的资料与信息,我们发现,武汉、广州、青岛、潮汕等地学校,他们是对阳光德育进行了整体式、框架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课程文化、管理文化、队伍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进行建设,鲜有涉及班级文化建设范畴,班级文化是非常有研究价值和空间的。且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是同质的,同向的,是属于同一理念下的辩证统一体,只要把班级文化建设好,就一定能够有力推动学校阳光文化的发展与形成。

2 、是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需要。

学校创办于 2004 年,办学时间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班主任相对也比较年轻,对于班级管理的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还不够深入,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而班级文化建设过程就是对班主任道德素质的挑战、锤炼、考验的过程;是学习、探索、践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班主任学习专业理论的过程;也是培养班主任协调、监控、交往、创新等教育能力的过程。所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这个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我们期冀着,既能创建一批文化气息浓郁、个性特征鲜明的班集体,同时又能够打造出一支专业素养高的班主任队伍。

3 、是促进学生个性成长,自我发展的需要。

我校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 " 非常 6+1" 的环境下成长,他们集 6 个大人宠爱于一身,出现索取多、付出少,娇纵任性、心理脆弱等等问题,我们通过先进班级文化的凝聚力、穿透力、同化力来对学生进行影响、熏陶、浸润,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发展个性,自主的发掘潜能,自觉的追求梦想。

同时紧密结合教体育局“一镇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创建特色班集体的活动,以“探索特色班集体文化”为着力点推进阳光德育内涵发展的定位就应运而生了。

二、精心创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作为基层德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抢抓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如何通过特色班集体文化的建设去有效地管理学生,培养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如何在建设特色班级文化的同时又对学校“阳光德育”的实施产生大力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班集体建设、阳光德育和学校内涵发展之间形成和谐发展与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开始了认真思考、持续关注、深入研究。回顾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历程主要是三个阶段:

(一)动员培训,达成共识

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为了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知行统一,学校通过“培训”与“沟通”的措施对全体班主任进行有关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动员和宣传,让老师们清楚学校文化发展的定位;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相关班级文化基本知识:什么是班级文化,什么是特色班集体文化,班级文化的结构,班级文化的功能及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等。通识培训让班主任们明晰了班级文化建设对学校、对学生、对自身的价值,统一了老师对班级文化建设内涵的认识,调动起他们参与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特色班集体建设文化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典型示范,课题推进

1 、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文化建设。

2011 3 月,学校开展省级课题研究《阳光德育理念指导下的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省级研究课题。在此期间得到了省、市专家的关心和指导,特别是市教育局德育科廖诚科长,多次到校调研指导,在肯定学校工作的同时,为特色班集体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切实、具体的宝贵建议,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探索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课题于 2013 年获评“优秀” 课题结论, 2014 年获广东省德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5 年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二等奖”,该成果被收录进《广东省基础教育优秀创新成果精选》, 2016 年《深化特色班集体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实践与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通过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加深了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提高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水平。

2 、研制评价《标准》,制定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特色班集体的有效评价,让班主任们在班级管理中找到抓手。课题组在学校以阳光德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少先队《阳光班级》、《阳光学子》评价方案,研制出了“精神 + 内涵、机制 + 活动和评价 + 效果”为主要项目,共计 3 个一级指标、 7 个二级指标, 12 个三级指标的《中山华师附小“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考核评比标准》,并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就《标准》几经修改,最终形成了《中山华师附属小学“阳光德育理念下的特色班集体建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并引领班主任围绕《标准》中的各项指标制定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结合班级特有的文化特色、班情及学情,规范拟定建设规划。方案努力体现:特色鲜明、目标明确、学生主体、彰显个性、重视过程、活动渗透和促进全体的特点,以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3 、典型示范引路,精心打磨提炼。

为能更为科学、系统和有效地进行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开展,我校开始了根据典型引路,精心打磨的创建模式工程。对曾志嫦老师所带“自治班”开展了“田野调查”,在该班听课共计十余节,召开班干部、班组、家委会议,收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物资料――阳光学子自省册、班级管理日志、班级各项管理评价制度等资料,根据这些原始的材料,帮助曾老师提炼治班经验。在课题组及专家组的鼎力支持下,成功帮助曾志嫦老师率先提炼出“以生为本,高度自治”班级管理模式,并初步构建撰写特色班集体管理模式案例的基本框架。该框架由五部分构成,即:作者简介、建模叙事、班级管理建模、教育效果与反思。我们面向全体老师召开了“走进自治班――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经验介绍”的分享活动,通过曾志嫦老师班级文化管理个案的解读,启发老师们经常反思自己教育实践,从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中提炼教育智慧,这对学校后期开展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引路的作用。

随着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采取“成熟一个、提炼一个、宣传一个、推介一个”的办法,通过“特色班级建设成果发布会”的形式,让老师们及时宣传、推介自己的文化管理班级的成果。其中,课题组的老师们很好的发挥了示范、辐射的作用,为有效推进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 精心提炼,建构模式

通过艰辛摸索与实践,现已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 “ 1422 ” 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校本模式。即:“一种精神、四项机制、两种文化,两种评价”。 一种精神,凝聚力量: 是指班级能用一种简明扼要的核心精神凝聚班级所有学生,并围绕着“班名、班训、口号、目标、班徽及班歌”――来诠释、深化班级精神内涵,构建班级特色精神文化; 四项机制,有效保障: 建立了四项运行机制即:班组配合机制、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家校合作的联运机制和班级教育的活动机制,进而保障了特色文化实施和运行过程中高效能和高效率; 两种文化,深化内涵: 开展两种文化建设活动:一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包括教室内物质文化环境的优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二是动态文化,是指班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能提升班级特有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体现阳光德育理念的特色活动; 两种评价,激励争先: 通过对评价内容、过程、标准、措施和对象实施阳光多元化管理评价方案外,还推行小组、班级、年级、学校层级性的评比制度,力图通过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评选活动营造自主、争先及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点燃学生进步、竞争的火花,使每个学生在自信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三、匠心独具:独秀不是春百花春满园

通过多年的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活动,我们欣喜的发现,在春风中展现的不是“一枝独秀”的孤雅,而是“百花齐放”的繁荣。全校三十四个班集体,每一个班集体都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每一种班级特色所彰显的就是一类班级文化,而每一类班级文化都在不断“催生”出一个个更加崭新的班集体,“晨曦班”、“翰墨飘香班”、“尚德班”……一个个特色班级的不断涌现,就如同一朵朵奇葩竞相开放。

富有诗意,课程动静搭配,古典浸润与时尚引领相得益彰的“诗画班”,从“经典诵读”到“绘画描摹”,从晨会到各科教学,从特色活动到亲子共读,从午间“深度阅读”到“绳采飞扬”的自编操都让学生忘我的投入其中,收获着幸福和诗意的人生。

严导其行,高度自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自治班”。在班级民主公平、开放有序,张弛有度,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中,他们思维活跃、无拘无束,他们敢于表达、交换主张,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班级“一个学生不能少”、“一个岗位都不空”、“一项活动都不孤立”主动发展的文化熏陶下学生们自由伸展生命的枝丫。

“绿色家园”全体成员在“绿色、自立、团结、向上” 的美好愿景引领下,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极具包容性的“榕树”,是班级精神物化的形象代表,茂盛的绿叶,一簇堆着一簇,这让孩子们常常领悟到,我们人人都是绿叶,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发挥着自己的特长,发展着自己的个性,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和其它的绿叶一起团结合作,为班集体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班级这棵大榕树枝繁叶茂。这就是绿色家园所倡导的班级文化,不仅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还要帮助学生在班集体中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奉献。

这些特色班集体除了具有一般班集体共同的特征外,还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稳定的班级风格和班级风貌,既具有明显的外显特征“独特的班集体的理念、独特的物化环境、独特的班集体活动、独特的班集体管理方式等”,又具有内显的班级文化“独特的班集体氛围、独特的班集体精神”,学生们在这些独特的班级文化的儒染、浸润、熏陶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四、悉心收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德育工作走上了新的台阶。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活动成了学校阳光德育的主旋律,贯穿在所有活动之中,校园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校园文化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校园环境不断优化,处处彰显积极向上的阳光文化。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整齐葱郁的校道树,绿草如茵的草坪,清新宜人的空气,给学习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学生以美的享受;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形式多样的阵地文化,展示阳光形象,交流阳光感悟;体育节的竞技文化,艺术节的传统文化,科技节的创新文化,已成为全校师生的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提供成长舞台;跻身各班,浓郁的特色文化扑面而来,一班一品,一班一特。凝聚精神的班徽,激扬斗志的班歌,焕发理想的目标,彰显个性的展板,色彩斑斓,个性飞扬,朴实而不简单,稚嫩饱含深意,富于特色的文化布置,成为学生们心灵上的一道靓丽风景。晨光曦微,阳光静洒校园每个角落,伴着师生的步伐,和着琅琅书声,蓬勃的活力逐渐在校园里萌动;润物无声的文化,给无数华附学子悄然镀上一抹亮丽的阳光底蕴。

学校形象不断提升,管理工作出现崭新局面。班主任的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得以有效提升,涌现出了一批既具有教育理想又不断追求教育至高境界的班主任老师,杨冠花、杨新美、曾志嫦、吕朝健、钱翠萍、邵艳红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所教班级班风好、正气足、自主管理能力强,特色班集体文化已然显现。自 2009 至今,连续 8 年, 8 个班级被评为中山市特色班集体,杨冠花等 3 位教师多次在市内外校际交流及港口镇特色班集体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典型发言,这些不同特色的班级文化在校内外得以借鉴;通过省级课题研究《阳光德育理念指导下的特色班集体建设》实践与研究,加深了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解,提高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工作水平。经过几年的积累,学校对工作中的大量资料进行了一次次整理、修改,编纂了《阳光家园――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一书,为学校特色班集体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还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加强改进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中山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特色班集体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这里有丰富的养料,清新的空气,温暖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孩子们在此吮吸大自然的甘露,自由伸展,幸福成长;特色班集体就是一方神奇的教育场,允许不同禀赋的学生“万类霜天竞自由”――自主管理,自觉追求,自由发展。用文化来管理班级,用文化浸润校园,打造有文化影响力的现代学校,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