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为防范化解各类舆情风险,进一步提高舆情处置及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减轻各类舆情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确保学校发生舆情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整合资源,互动融合,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二、领导小组
为维护我校安全稳定,确保学校发生舆情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特成立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诗雄
副组长:宋秀国 唐 梅 陈丽芬
成 员:马新军 连进城 戴必俊 肖维娜 彭嗣浪 王学坤
杨 纯 王 涛 梁 萍 吕朝健 洪 雄 褚万新
李程远 薛 浩 刘 升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丽芬同志担任。下设统筹指挥组、信息收集组、网络舆情管控组、信息发布组、师生教育疏导组、家校沟通协调组、安全保卫组等。
三、职责分工
学校舆情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育质量问题: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生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被放大,可能会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校园安全事件:如校园欺凌、安全事故等,这些事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容易引发公众情绪的强烈反应。
3.师生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在网络平台上引发热议。
4.管理决策争议:学校的一些政策或决策可能会引起师生及家长的不满,从而产生负面舆情。
5.信息传播失误:学校发布的信息如果出现错误或误导,可能会迅速在网络上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职责分工:
(一)统筹指挥组
负责人:宋秀国
成 员:唐 梅 陈丽芬
主要职责: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完善舆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监督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2、加强师生教育和培训,强化大局意识,定期对师生进行舆情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危机处理能力。
3、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减少负面舆情的产生。
4、舆情发生时,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全校力量全面进行重点舆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维护学校稳定发展的大局
5、发生重大舆情时,负责第一时间向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信息收集组
负责人:连进城 戴必俊
成 员:肖维娜 彭嗣浪 杨 纯 王 涛 洪 雄
褚万新 李程远 吕朝健
主要职责
1. 加强舆情监控,建立有效的意见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鼓励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师生、家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对教师、学生、家长中出现的舆情要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调动班干部、学生会干部、教学组、家委会等一切积极因素,及时积极捕捉分析舆情信息,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舆情安全稳定地运行。信息收集的途径可以是:班主任、学生干部、科任教师日常检查观察;网友或师生举报投诉;家校微信群巡查;家访、电话、信箱等。
(三)网络舆情管控组
负责人:薛 浩
成 员:许壁青 邱东海 王 科
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制度,明确舆情监控内容,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形成舆情预警信息。对敏感事件要及时将监测情况报告工作领导小组,并密切关注当事人动态,做到网络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重要情况及时上报。
2.实行舆情即时报告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员要认真整理各类舆情信息,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备份,第一时间电话报告,并详细、准确记录舆情上网时间、主要内容、浏览和跟贴人数、点击率等各项内容。
3.负责每天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全面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发展走向、舆论热点、群众关注焦点、舆情级别和程度等内容,并报领导小组参阅。
4.针对敏感舆情和重大、突发舆情,采取24小时持续跟踪的方式,并随时汇报舆情的新动向。
(四)信息发布组
负责人:杨 纯 梁 萍
成 员:吕朝健 曹小亮 麦翠如 张嘉尔
主要职责
1.负责起草学校的官方声明、新闻通稿等信息发布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客观、及时。
2.选择合适的发布渠道,如学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向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发布学校的立场、态度和采取的措施等。
3. 建立与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向媒体通报学校的工作进展和重要信息,引导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4.加强对媒体报道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化解。
(五)师生教育疏导组
负责人:连进城 戴必俊
成 员:吕朝健 刘醒榕 年级正、副主任 心理教师
主要职责
1. 将舆情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定期组织学校师生进行舆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舆情意识和应对能力。
2. 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规范,不发布、传播不实信息和有害言论。
3. 建立健全师生员工舆情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员工及时向学校反映舆情信息,共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4.负责舆情影响下师生的教育引导或心理辅导与支持,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帮助师生缓解心理压力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六)家校沟通协调组
负责人:连进城 戴必俊
成 员:吕朝健 刘醒榕 年级正、副主任
主要职责
1.利用多种方式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如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年级家委群、校讯通等,确保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和重要信息。
2.设立专门的家校沟通热线电话,方便家长随时咨询和反映问题,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和关切。
3.在舆情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家长传递准确的信息。包括事件的经过、学校的处理措施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避免家长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恐慌、误解、误传。
4.持续向家长通报事件的进展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应对工作和效果,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和疑问,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5.在舆情影响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安抚和谈判工作。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对家长表达理解与关心,给家长提供帮助与支持,稳定家长情绪,平等协商,寻求共识,以真诚的态度、有效的措施,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七)安全保卫组
负责人:马新军 洪 雄
成 员:刘 升 刘醒榕 李宏中 强 薇 张梦思 张居普
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规定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地震、暴力事件等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应对。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校园安全舆情的风险。
2.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心理辅导技巧,以便在面对学生安全问题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4.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应急救援队伍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四、舆情应对处理的流程
监测与发现→分析与评估→制定应对策略→回应与引导→跟踪与评估→总结与反思
(一)监测与发现。
主要由信息收集组、网络舆情管控组负责,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及时发现与学校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向学校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上报。
(二)分析与评估。
学校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对发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了解舆情的来源、传播渠道、主要观点和情绪倾向等。评估舆情的影响程度,包括对学校声誉、师生情绪、教学秩序等方面的影响,确定舆情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为后续的处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在评估舆情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信息。
(三)制定应对策略。
主要由统筹指挥组负责,根据舆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定回应的方式、渠道和时间节点,制定沟通计划,与相关部门、师生、家长及媒体进行积极沟通,争取各方的理解与支持。
(四)回应与引导。
主要由信息发布组负责,按照既定策略和时间节点,及时发布回应信息,对于公众的质疑和批评要积极回应,展示学校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态度。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引导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信息和谣言。
(五)跟踪与评估。
主要由信息收齐组和网络舆情管控组负责,对舆情的发展进行跟踪监测,了解回应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公众的反应 根据跟踪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总结与反思。
主要由学校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舆情处理结束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总结内容包括舆情的起因、发展过程、处理措施、效果评估等方面。针对舆情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将总结和反思的结果应用到今后的舆情处理工作中,不断提高学校的舆情应对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各部门、年级要充分认识到舆情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舆情管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舆情管控工作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年级,各部门、年级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在舆情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舆情管控工作。
(三)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舆情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各部门、年级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对于重大舆情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避免舆情事件的扩大和升级。
(四)严格纪律,保守秘密
舆情管控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敏感信息和师生员工的个人隐私,各部门、年级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制度,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和资料,不得泄露舆情监测、分析和处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舆情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