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本网讯(撰稿:邓芸) 金秋九月,开学伊始,“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新教材,老师们是期待满满,却又不免忧心忡忡。
9 月 14 日,中山市语文教研室教研员张宝华老师莅临中山华附,在学校报告厅为全市 300 多名初中语文教师作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培训专题报告。
会上,张宝华老师首先介绍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他 特别引用了“拐点”这一词,充分肯定了新教材及其对国家教育发展新形势的积极意义,鼓励老师们要积极研读教材,更新理念,细致参透教材的编排意图,真正落实到教学目标上。随后,张宝华老师根据教材编者的指导思想及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为老师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部编本新教材的编写特色。纵观教材编排,部编教材的主要特点集中为:立意高,立德树人、有机融洽,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等内容。对于价值观、传统文化等名词,我们司空见惯,却难以道出所以然,张老师就此细致展开研究,为老师们详细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三个名词的深刻内涵,强调了部编本新教材“立德树人”的强化意识,契合教育“拐点”的体现:勉励老师们不能简单教授课文,要学会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同时,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突出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全书和“阅读”的编写框架与体例结构让人耳目一新: 1 、单元板块式的编写框架与体例结构; 2 、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 3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五个渠道体现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训练点; 4 、强化两类课型:教读和自读,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 5 、选文注重经典性、审美性、适用性、多样性、新颖性,文质兼美,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 6 、增加古诗文的阅读量; 7 、读读写写注重写字能力提升; 8 、写作注重分层教学,力求学生一课一得,调动学生的兴趣,避免笼统和无序。 9 、综合性学习更突出能力,体现语言运用,倾向能力训练; 10 、名著阅读课堂化,对于名著阅读量的增加和方法指导的加强; 11 、课外古诗词阅读加入赏析性文字,有利于自学,是真正的学生读本,体现在了细节上; 12 、补白部分,是学生的知识补给站。张老师针对每个板块的独特创新点为教师们进行了细致解读,结合实例,与时俱进,观点新颖,部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教学在我们眼前豁然开朗。
老师们拿到部编教材,都会疑惑该怎么教,如何教好,培训会上张老师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使用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这也是他此次培训会最为重点与精彩解读之处。张老师认为,拿到新教材,虽然疑惑,但不应急于否定,先了解、学习、运用,后反思反馈,方为正道。对此,他结合丰富实例与研究成果,为老师们扫清教学迷雾。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机渗透”又“润物细无声”,减少说教、及时补充体现核心价值观等的德育素材,融入教学中。张老师列举了《散步》一课对亲情、孝道的拓展;结合暑假奥运女排比赛,引用了《女排夺冠,家长这么说女排精神》一文,为我们生动阐述了语文教学要抓住每一个德育的教育契机,渗透文化素养。
(二) 加强教材和教参研读,提高备课水平,转变教学观念,避免新教材、老套路、穿新鞋、走旧路。
(三) 细化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重构七年级语文教学评价目标,恰当目标定位。张老师根据自己多年深入研究,大胆提出细化研究课题,为我们展示了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细化、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细化等研究成果,指出语文教学中诸如阅读能力的一些重要问题,不能忽略了方法、知识,并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指导尝试。对于写作能力的细化,张老师形成了中山市作文评分标准的细化,将作文的每个能力分为五等,解决了目标与评价的模糊性问题。他特别指出,语文方法性、程序性、策略性能力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需要细化,建立知识体系,应该引起重视。张老师以其丰富而深刻的研究实践,提倡发现时、探究式、归纳式学法指导,并提出教学目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让语文老师们对部编教材教法有了全新认识,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迈出有力的一步。
(四) 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品质,有书读、读好书、好读书,打造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提倡要跳出语文抓阅读,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五) 自读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方法迁移式、质疑解惑式、比较阅读式、以测促读式及五环节教学模式等有效实施方法。
(六) 写作使用建议,张老师强调了分层要求,对此,就初中写作复习研究,张老师将写作划分为立意篇、选材篇、结构篇、写法篇和语言篇板块,强调自助修改、多样发表、及时点赞、分层提高等与时俱进的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七) 对于综合性学习,张老师重点分析了学教评如何一体化的问题,通过列举了湖北省、安徽省、襄阳市、陕西省等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将视线聚焦在了较少研究到的如何评价综合性学习的问题上,引起老师们的思考。
(八) 名著导读建议。这是一线老师们最为关注与争议的一个版块。名著阅读的变动,引起了老师们的疑惑与重视。张老师提出,名著应当制度化,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给予足够课时。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倡发现式和归纳式学法指导,将专题进一步具体化,形成一个读书活动方案,融入阅读方法的运用。对于自主阅读推荐,可以自主选择,进行专题研究。张老师还从 15 年长沙、 14 年绍兴、 14 年厦门中考题中,为我们展示分享了一些名著考查的新颖题目,给老师们相当有借鉴意义的教学建议。
一天的培训,信息量大、理念新颖、方法有效,有争议有哲思,与时俱进,独具创新,语文教师们可谓受益匪浅。部编新教材编排科学、理念新颖,张老师高屋建瓴的理论阐述辅以大量生动的教学实例说明,解开了长期存在于一线教师心中的困惑,对推进中山市语文课改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语文教师们也将以更新的理念去备课、上课,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用好有大德大智慧的语文教材,培养具有大德大智慧语文素养的学生。
图一:张宝华老师主讲
图二:培训会现场
图三:培训会现场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4-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美景东路1号 邮编:528447 电话:0760-88418339(办公室)
粤ICP备15004521号-1 公安备案号:44200002442355 教育网站设立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