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中山华附致力于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品格的本真教育,为学生更加自信地自我实现乐于兼济天下的美好人生奠基。”这是总校长刘诗雄“执掌”中山华附 12 年一直坚持的理念。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山华附以“努力做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教育”为追求,以先进的管理、过硬的质量、优秀的师资,培养出了多位清华北大学子,向海内外知名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中山一流、全省乃至全国民办教育的典范,实现了董事长陈振初先生创办之初“办一所好学校,让孩子们受到最好的教育”的美好愿景与责任之诺。
A. 本真 + 实干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出彩
李钰鸣是中山华附中法班的一名学生。在今年的 TCF-DAP 法语考试中,她以 520 分的成绩刷新纪录,使该校夺得 TCF-DAP 考试广东省四连冠,法语考试平均分每年超出省内同类项目近 20 分。
“如果不是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不放弃,都用心培养,就没有李钰鸣的今天。”今年 6 月 11 日,在学校国际部举行的国外名校录取发布会上,谈到女儿的成绩时,李钰鸣的母亲十分感慨。她说,李钰鸣进中山华附之前成绩并不算突出,老师们不但没有冷落她,反而尽心尽力地帮助她,使她超越自己获得了“新生”。
在中山华附,这样的案例很多。高三( 3 )班的任卫卫来华附前是个典型的“熊孩子”。在华附求学三年,他不仅脱了“熊”的帽子,还多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且以 610 分上重本线。“促使我成功的最大动力就是老师,在我心情最差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任卫卫说。
“要教好基础差的学生,关键是让他们找回自信。”该校 2016 届艺术班班主任高玉良喜欢鼓励学生,常常与学生们打成一片。 2016 年,他带的班级中有 9 人上重本线, 31 人上本科线。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出彩”,中山华附的老师将这个目标付诸实践。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他们都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成长。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然无形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道德自省、良好习惯和优雅气质。学校还设立了“俊雅实验班”,尝试以科学、系统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气质、博文好学的时代精英。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真教育主张引导学生以自觉的主体姿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因此,在中山华附校园,学生会、团委和班委干部是最忙的一群人,他们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在和同学一起成长的同时也培养领导力和领袖气质。由学生自主管理的“中山华附宿舍学院”集生活教育、劳动教育、自我教育于一体,其经验、做法被业内认为是“中国教育首创之举”。
B. 名师 + 情怀
28 名教师论文获国家级奖项
办学校靠教师,办好学校靠好教师。中山华附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着眼长远办学坚持高标准招聘教师。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 463 人,其中,特级教师 2 人,全国、省级优秀教师 48 人,国家级学科优秀辅导员 45 人,有硕士学位教师 123 人,外籍教师 15 人。这些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学历高、有理想,对事业充满激情。
吴宇亮是该校高三( 6 )班的班主任,也是一名典型的有能力、有情怀的教师。在今年的高考中,他所带的班级中 38 个学生全部上重本线。这不仅让学校骄傲,也让家长们自豪。
“‘奶爸’班主任吴宇亮在我们家庭发生变故时雪中送炭,时刻关注关心着孩子,亲自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当孩子捧回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二等奖时,我眼前浮现的是王同柱老师放弃休息时间、给孩子补习的身影和亲自搭送孩子到公交车站的情景。”今年毕业前,高三( 6 )欧润民的家长给校长刘诗雄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我常感叹中山华附的老师太敬业。作为家长,我们除了感谢,也很心疼他们,他们应该得到学生的爱戴,应该得到我们所有家长的尊敬和感谢!”
中山华附老师能如此深入家长之心与学校的管理不无关系。学校一直提倡尊重教师,想方设法给他们提供成长机会和平台。建校后,学校董事长陈振初就将其开发的楼盘以成本价提供给教职工,教职工子女公费就读本校,先后四次大幅度为全体教职工提高薪酬,让教职工收入在中山同类学校中保持较高水平。学校还将推出杰出教师、功勋教师退休奖励办法,比较好地解决了困扰教师的身份问题和后顾之忧。
学校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方案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长期培养,经常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到广州华附听课学习,还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积极申报研究课题。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省市级课题 18 个,校级课题 21 个,校级微型课题 26 个。近 3 年来,有 168 位教师的科研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其中 28 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奖项。
C. 规范 + 创新
推精细化管理鼓励教职工参与
规范举办者与管理者的互动关系是民办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中山华附遵循国家《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制定了《学校章程》,明确了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实行科学民主的管理。董事长陈振初先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从不干预学校管理,保证了学校的决策和制度能够顺利实施。
《学校章程》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中山华附依据《学校章程》制定了教育教学常规,制定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将其汇编成《华附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行年级负责制,对各部门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了党团工会组织,完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尊重教职工民主权利,鼓励教职工建言献策参与学校管理。另外,还通过对各年级、各部门的目标管理实现科学的精益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引领每位教师不断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超越。
部分民办学校为了中考、高考“一炮走红”,在招生、教学上采取一些走捷径的做法,但作为“师大附”,中山华附坚持走常态下内涵发展的路子。中山华附人提出并践行“思维课堂,能力本位”的教学主张,学必求甚解,练必举一反三。求甚解,是一种治学态度,是求知,更是做人。
学校提倡“按照知识点小课题教学”,鼓励教师在认真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做出学案。学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学,导思,导练”,有利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课堂教学的实现。
每年新高三开课前,总校长刘诗雄总会为全体高三教师撰写一封近万字的《备考建议》,系统指路高三备考,明确提出:“效率的第一要素是效果”、“分层教学,培优提临”八字方针、“教学计划具体到每一课,日清日结,逐课落实”、“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鼓励老师们“在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过程设计上下工夫”,以教师的“信心、细心和耐心”换来学生的“信心、专心和恒心”。
■目标
与国际接轨树“世界领袖人才”教育范式
受本真教育理念影响,中山华附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自我实现、自我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学校成立了合唱团、管弦乐团、篮球队、航模队、机器人社团。校学生会、团委管理的社团 50 余个,鼓励每位学生培养自己一项体育爱好、一项艺术爱好、一项劳动技能、一门学科特长。
学校还开设了“史记选读”等 70 余门校本课程,开办了数学、计算机等兴趣班。近三年,学生累计完成了 137 项研究性学习课题。今年 8 月中美(国际)机器人挑战赛,来自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和来自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 38 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该校代表队取得了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
2008 年,中山华附开办国际部,现有中法班、伦敦大学预科班( IFP )、剑桥国际课程三个高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法班学生连续四年夺得广东省法语 TCF 考试状元。总校长刘诗雄说:“我们就是要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通过直接办学了解国际主流课程,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尤其在国家进行新一轮高考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的今天,欧美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对我们更具借鉴意义。”
据了解,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同美、英、法等多个国家的大学、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如英国伊钦公学,美国纽约大学、澳洲南昆士兰大学、法国圣约瑟夫中学等。 2011 年成为“中美校联盟”盟校, 2012 年引入“歌德课堂”成为歌德学院珠中江地区唯一合作伙伴, 2012 年成为全球 AFS 国际交换生基地学校, 2014 年开设官方雅思分考场, 2014 年成为伦敦大学预科课程中国地区唯一官方授权学校, 2015 年成为中山市率先引入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 CIE 官方初 - 高中国际课程体系的学校。
“我们的目标是:融合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形成具有华附特色的‘世界领袖人才培养教育范式’。”刘诗雄说。
本版撰文:莲子 张俐 高薇
图一:南方日报中山华附2016高考专题报道
图二:近三年高三学子毕业去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