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华附今年272人读国内外名校

作者: admin
发布于: 2016-06-28 00:00
分类: 校园新闻

2016 高考成绩揭晓,中山华附高考再创辉煌!

中山华附 2016 应届高中生 731 人分别参加了国内各省高考、港澳台联考和剑桥、托福、雅思及 SAT 等国外考试,据不完全统计, 272 人达到全国重点大学 ( 第一批本科 ) 录取分数线或被港澳台、海外名校录取,首破 200 大关,占考生人数的 37.21�G ,重点完成率达 269 .3% ;第二批本科上线人数首破 600 大关,达 616 人,本科上线率高达 84.3�G ,本科完成率 146.7% ,连续 3 年本科上线人数每年增加百人以上。其中国内高考上重点本科线人数比 2015 年翻了一番,达 214 人; 10 人参加港澳台联考全部上重点线;高中三年在中山华附就读的外省籍学生 185 人,在中山异地高考和回户籍省高考,上重点本科线 88 人,重点本科上线率达 47.6%

中山华附国际课程班全线飘红, IFP 6 名毕业生全部被海外名校录取,原子晴以四科全优获 IFP 全球第一,陈美霖同时被 6 所海外名校录取;中法班 21 人被法国公立名校录取,李钰鸣获 T C F 考试广东省状元,刘东媛高考法语获广东省状元;另 29 人参加托福、 SAT 等考试入读海外名校,海外名校录取率 100%

中山华附追求卓越、培育卓越。匠心打造 人格至上,能力本位 价值取向的 思维课堂,活力课堂 ,高三年级科学高效备考,为每位华附学子开启卓越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谨向全体 2016 届中山华附毕业生及其家长表示热烈祝贺!向全体高三教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山华附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毕业典礼上,孩子们将鲜花献给三年来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老师们

高考访谈

中山华附 2016 年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您认为取得这些成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刘诗雄校长:

中山华附把 人格至上、能力本位 确定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学校在引导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上,以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为重心,全力打造 思维课堂、活力课堂
学贵善思,学贵善悟。认知过程的核心活动是思维。因此,我们大力提倡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思维型课堂,主张 回归课本、展开对话、聚焦黑板、手脑联盟 ,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转化学生需求,让兴趣成为点燃思维的火花,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今年华附高考取得新的突破,从根本上是以课堂为阵地,注重能力培养的结果。

叶振涛副校长:

这个成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我们全体高三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尽心尽责,得知 2016 年使用全国卷后, 15 9 月初,刘校长便亲自带领年级主任、高三备课组长赴江西师大附中、鹰潭市第一中学学习、交流。全体老师们从过去广东卷的备考思维惯性中 出来,全新开始,下了很深的工夫去研究全国卷试题、研究全国卷对课堂教学带来的新要求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们的转型很成功、速度也很快。
中山华附优良的校风、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子们在沉淀自我中提升自我,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同学们努力拼搏的结果。从高一起,我们就把目标对准高考,按照高考的要求来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这个成绩也是三年来踏实的备考过程自然孕育的结果。

高三年级彭嗣浪主任:

在年级管理上,我们强调一个词 ――― 规范。一是从高一起开展高中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严格要求,大力倡导 十五条要求 以优化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细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严中又体现爱。年级有两个因违纪而受过多次处分的学生,我们没有放弃,尽可能去关心和帮助,最后也终于考上本科。三是抓住班主任和科组长两个核心,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四是注重过程管理,体现一个 字,每次月考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业成长。五是将听课变为常态,校长、年级主任和科组长多次把脉课堂,甚至亲自帮助老师修改学案,改进课堂教学。六是开好模联、演讲、球类运动、艺术等综合活动课,以有益的活动来调节学生状态,劳逸结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使学生即使离开学校后,仍然是一位喜欢学习,兴趣广泛,一生追求丰富内心世界的个性化的人。

高考故事

88 人上重本 外地生 中山圆梦

在中山华附,有一群由 185 人组成的特殊群体异地生外地生。他们的父母走南闯北来到中山,为中山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 155 人外,有 31 个孩子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高考前夕,学校为他们举行了 壮行会

高考放榜,捷报从祖国各地纷纷飞来中山华附。 185 人的外地生中,有 88 人上重本,其中回户籍省高考 31 外地生 高考军团大获全胜,有 22 人上了户籍所在地的一本线,其余全部上了本科线,本科率 100% 。其中回贵州高考的杨胜湖、游大泳、任卫卫分别考出了 622 617 610 的高分,比当地 473 分的一本线分别高出 149 144 137 分;回广西高考的覃福珠、宁华灿分别考了 621 615 分,比当地的一本线分别高出 119 113 分。中山华附 外地生 的高考军团以优异的成绩让劳作于中山的父老乡亲安心,更给了父母一份沉甸甸的喜悦和安慰。

高考人物

新中山人 杨胜湖

中山华附 2016 届高三 (7) 班杨胜湖同学老家在贵州省天柱县,五年级下学期时,才跟着父母来到了广东中山,小学就读于港口镇铺锦小学,初中就读于港口中学读,高中考入中山华附。临近高考,因为户籍问题,他必须回到当地考试,最终考出了 622 分。他比较理想的学校是中山大学,其次是华南理工大学。

杨胜湖说,来中山读书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老家毕竟教育水平有限,视野也有限,于是便跟着父母来到了中山。刚到这边上学时,面对新的环境以及新的老师和同学,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但同时也是有着一份憧憬和期待。当时年纪比较小,也没想太多,还是想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

刚到中山时还是不太适应的,他这个人比较内向,不太会和人交流,刚开始时还是有点孤独。因为基础差,学习有点跟不上,多少有点失落感。但好在同学和老师都很热情地帮助他,渐渐地认识了更多的朋友,他自己也是主动找老师和同学辅导,成绩也慢慢提上去了。六年级毕业考试时,他考了 290 ( 满分 300 ) ,是全校第一,当时很激动。

他说,来到中山和在老家上学,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还是体现在教学水平上。这边的教学水平要高一些,这也是他当初选择来中山读书的原因之一。

他平时不太爱说话,但和同学相处得都比较融洽,周末也会和同学出去骑单车,去打打排球,与他们的友情是他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收获。在中山生活了这么久,也算是半个中山人了,也没有特别太在意自己异地考生的身份。虽然有点内向,但他还是比较乐观的一个人,不会太去纠结这些东西,自然也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高中班主任卢春华老师眼中的杨胜湖是个非常勤奋的学生,比其他同学付出的努力更多。进校时他成绩很好。高二的时候遇到低潮期,排到了班上倒数第 4 5 名,连他爸爸都着急了,甚至怀疑他的智力是否有问题。那段时间,他在自己的周记里倾诉了自己的迷惘,看得出,他非常煎熬。后来,卢老师组织老师一起分析和调查这个孩子落后的原因,对他进行了一些指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坚韧,成绩开始回升。这次他考出来 622 分,超出当地分数线 149 分,进 985 院校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杨胜湖说,他很感激母校,很幸运能来到中山华附这个大家庭,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很充实、很快乐,高中三年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感谢所有辛苦付出、悉心教导的老师们,感谢中山华附给他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希望中山华附能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子。

该校刘诗雄校长说,今年,学校的外地生们不负众望,考得都不错。特别是 31 个回原户籍地考试的孩子,面对新环境、新试题等不利因素,有 22 个考上重本,真不容易。这些孩子们的父母虽不是生于斯,但是劳作于斯,奉献于斯,为中山创造了财富,也为中山的经济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山华附是一所为每个前来就读的孩子负责的学校,用心栽培这些孩子也是功在当代、立在当秋、利国利民的事情。


南方都市报:中山华附 2016 年高考特别报道版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