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组“学科导师”工作要求

作者: 佚名
发布于: 2015-09-05 00:00

生物科组“学科导师”工作要求

生物科组学科导师职责和工作要求,学科导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辐射、示范和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师德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师德建设是“重中之重”,是关键。作为一个品正德高的学科导师,可以凭借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成为广大师生效法的表率。

2 、在教育创新中起示范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面临的许多困惑,需要及时解决;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尤其是在学科领域里存在的“瓶颈”问题,需要我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丰富的智慧,去攻关,去突破。

这些问题的涉及面虽然很广,需要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教育改革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所以,我们提出要聚焦课堂。作为学校学科的“主心骨”,课程改革的“领头雁”,学科导师可以依靠自己的学科优势,利用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落实课改要求,坚持教育创新,加强学科建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

3 、在教育科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学科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就必须遵循“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原则,抓好教育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而我们的学科导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全区乃至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经验承担或主持一些教科研项目,把我校的教育科研推上一个新的水平。

4 、在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与此相适应,教师队伍建设同样也面临着提高、调整、改革的三大任务。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是完成三大任务的基础。而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学科带头人可以在本校范围内通过带领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等形式来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使学校能够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和优秀教育人才。

信息录入:wuyuliang    责任编辑:生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