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课程说明与选课指导

作者: 佚名
发布于: 2015-09-05 00:00

生物学科课程说明与选课指导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 、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 、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 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 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5 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 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能力目标

1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2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

1 )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2 )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 )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 )确认变量。

5 )作出假设和预期。

6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 )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 )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 )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 )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11 )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课程结构

高中生物课程的结构可图示如下:

必修模块

校本课程

选修模块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 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生物课程

校本课程 1 :遗传与健康

校本课程 2 :生物实验技术与题

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必修 2 :遗传与进化

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

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选课建议

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 6 个模块。

必修

生物 1 分子与细胞 生物 2 :遗传与进化 生物 3 :稳态与环境

选修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选修 2 :生物科学与社会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1 :遗传与健康 校本课程 2 :生物实验技术与实践

学分要求:

生物课程的必修学分为 6 学分,每个必修模块为 2 学分,每个学分 18 学时。

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每个选修模块为 2 学分,每个学分 18 学时。

校本课程有 2 个学分,两个校本课程模块第个学生为必修,每个模块用 18 学时完成,每模块为 1 学分。

必修部分

必修部分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选内容是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1 、分子与细胞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它模块的基础。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

2 、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选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NA 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3 、稳态与环境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选取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知识、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选修部分

选修部分的学习需要以必修部分的学习作为基础。具体内容标准如下:

4 、生物技术实践

本模块是实验课,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甚至主要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包括土壤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食品加工和现代生物技术四部分。本模块修 36 学时,获 2 学分。建议理科学生选修本模块。

5 、生物科学与社会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四部分。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本模块修 36 学时,获 2 学分。建议文科学生选修本模块。

6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本模块修 36 学时,获 2 学分。建议理科学生选修本模块。

7 、校本课程 1 ―― 遗传与健康

本模块 主要是对必修 2 的内容进行补充,使学生能对人类遗传及遗传病的预防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模块的教学以病例分析和习题训练为主。本模块为必选, 18 学时,获 1 学分。

8 、校本课程 1 ―― 生物实验技术与实践

本模块是通过创设一定量的学生实验,给学生有一个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模块为必选, 18 学时,获 1 学分。


四、课程安排与学习管理

年级

模块名称

周学时

学分

学生

高一级

上学期

必修 1

分子与细胞

2

2

全体

下学期

必修 2

遗传与进化

2

2

全体

高二级

上学期

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2

2

全体

下学期

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

2

理科

高三级

上学期

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

4

2

理科

下学期

课程的学习将实行学分制管理。必修模块是确保所有高中生都达到的共同要求,选修模块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无论必修或选修,每一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 2 学分,每 18 学时为 1 学分,因此,每个模块为 36 学时。根据学校条件和实际,以学期为单位安排教学,即一学期为一学段,修完且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每学段 20 周,其中授课 18 周,复习考试 1 周。

信息录入:wuyuliang    责任编辑:生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