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中山附中2014―2015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科组工作总结

作者: 佚名
发布于: 2015-09-05 00:00

华师中山附中 2014 2015 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科组工作总结

科组长:吴宇亮

本学期 , 高中生物科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 , 井然有序地展开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 . 本学期着重强调了“学案导学”的实际效果 , 强化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备课组为单位 , 落实《模型构建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校级课题的研究活动 , 使科组活动真正成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平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

一、科组思想建设

开学前,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召开了科组会议,学习学校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及 教学处与研训部 的工作安排,狠抓思想建设,科组成员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全局观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保持一致。

提出科组教师之间要精诚合作、团结进取、互相尊重,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互助的风气。科组教研活动讲求“近、小、实、亲”,做草根教研,做草根教学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工作件件讲实绩,处处要实效。科组中各备课组每周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积极参加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水平。

二、明确工作目标

高一的任务主要在文理分科教学、竞赛;高二的任务有学科教学、水平考试、竞赛;高三的任务主要是高考。并就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工:高一生物高一竞赛小组由章经如老师负责,高二生物竞赛小组由吴宇亮老师负责;高一研究性学习由曾俏慧老师负责,高二研究性学习由胡蓉老师负责;高一校本学习由伍小锋老师负责,高二校本学习由韩雪老师负责。各小组制定计划交学校审阅,年级备课组写好教学进度表上交学校。

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科组活动,科组活动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主题。大家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三、 集体备课有序进行

高中 3 个备课组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进行备课组活动,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案、学案、课件和作业及教学策略等等,此外还有听评课安排。

分工合作:组内成员提前备课、精细备课,不但对课本的内容精通、熟稔,而且能做到明确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每周都有固定的主讲人,并做好分工合作,学案、课件集体讨论。主讲人能够很好的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的时间安排和作业量,使得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在备课方面,我们坚持做好“五备”,即备大纲、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备教具,并且给予新教师板书、教学方法、课堂驾驭能力的指导,努力提高新教师的执行能力。

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都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体现了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我们在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对教材进行改造,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富有魅力。

四、积极推进教研、教改工作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做好课改实验的日常推动与服务,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指导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

通过加强备课组活动促进教师业务发展。研究备课活动计划及方案,重在加强备课组活动过程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精品学案。围绕课例研究、探究性教学实施、实验教学、高中复习课教学等专题组织内容,以备课组为单位挖掘多方面素材,做到有的放矢,定期在科组活动中介绍推广。充分利用自行开发的学案,充分发挥备课组指导的作用,不断改进备课组活动效率,在活动内容上,依据科改理念“以学定教”,多关注“以问题解决为脉络”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模块教学的水平,更多关注教学设计后教学的生成,同时更多关注教学资源的“二次”开发、“多次”开发和合理利用。

落实《模型构建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校级课题的研究活动 , 使科组活动真正成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平台。模型方法是通过构建模型来研究、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具有很大意义: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可运用模型方法教学的内容,进而便于分析和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并能带动、整合其他生物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这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

其次,对于学生来说,建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要经过不断的分析、创新、修正才能得到。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三,模型教学将更有利于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基本规律的探究过程,从而逐步将所学新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高效。在高中生物总复习过程中,模型方法即利用概念图组织教学的方法非常适宜,可以让学生在给出的情境中将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整合。

第四,对于新课改来说,如果生物模型在生物教学中成功应用,必将引起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因此,可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组生物教师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建模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五、学案导学实现高效课堂

各备课组积极探索学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探索学案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学习的作用,课前认真做学案,课堂有效使用学案,课后利用学案反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各年级备课组长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在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认真学习、本年级学生情况,充分把握、教学素材的深入梳理和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的基础上,保证学案的优质、高效。课堂上把学案作为教学内容的提炼与延伸,与课本一起作为教材使用,把学案作为探究的导引和思维的载体,指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深入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把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如何整理笔记;把学案作为作业,指导学生规范作业,及时巩固,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把学案作为系统的学习资料,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常回头看看”。

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我们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定期向青年教师推介学习材料:《中学生物教学与研究》、《中学生物教学》等优秀教学教育理论书刊;组织观看优秀课例录像,组织观看优秀的观摩课,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我们实行的“结对子”或“互组小组”的帮教制度,主要组织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我们落实和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真正使指导教师与年轻教师之间的”帮学,帮教“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做题,适应新课程下的中山题型。曾俏慧老师成长很快,站稳了讲台,教学成绩逐步提高。

七、不足

1 、课时相对少,练习没时间评讲,实验课的开设不足,不能保证课本实验 100% 的完成;教材中的社会实习活动更是无一能完成,使生物教学的质量受到影响。比如高一的几个实验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完成。

2 、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尤其是高一和高二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从期中成绩来看,还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兴趣是教师下学期的一个教学突破点。

3 、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不重视,对教学理论的学习不积极,有闭关自守的思想。

八、今后的努力方向

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下一学期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在科组会议中进行仔细地分析研讨,大家出谋划策提出好的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本学期的不足问题,在以后的科组会议中进行了研讨;

2 、高考是学校的生命力,要做好高考的备考工作。从高考的要求来定位高三的生物科教学,从学科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率,力创更好成绩。

3 、结合本备课组教师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探讨生物学科的精品学案,探索精品学案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落实学案制教学的各项精细化管理工作。

4 、加强课题研究、生物学科竞赛辅导及其他

1 )教研方面:配合学校与本年级的相关措施,各年级生物备课组的教研侧重于学案课教学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的探讨,以备课组为单位参加学校的“草根”课题的申报,并鼓励老师参加各级课题研究的申报。

2 )学科竞赛辅导工作: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科尖子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目标是在 2015 4 月的广东省竞赛中能有多人获省奖励。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高中生物科组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高中生物科特点,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注意利用本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意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群策群力、团结合作,努力争取更大成绩

2015-1-15

信息录入:wuyuliang    责任编辑:生物
分享